[发明专利]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2900.9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道安;吕剑;李春迎;杜咏梅;张建伟;马洋博;张伟;亢建平;王博;曾纪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9/46 | 分类号: | B01J29/46;C07C31/38;C07C29/149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法制 备二氟 乙醇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具体涉及用于气相法催化氢解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氟乙醇由于含有二氟甲基的特殊结构,因而具有很多普通醇类难以比拟的特性,可以参与多种有机合成反应。作为含氟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之一,二氟乙醇主要应用于合成含氟的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Cu-Cr2O3催化剂上二氟乙酸甲酯催化加氢合成二氟乙醇》化工学报,2013,64(6):2013-2019公开了一种由二氟乙酸甲酯气相法催化加氢合成二氟乙醇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内径为10mm)装填0.5gCu-Cr2O3催化剂,反应前于350℃用H2还原2h,然后降温至230℃,用H2将二氟乙酸甲酯鼓泡带入反应器进行常压反应。H2流量为30ml/min,氢酯摩尔比为94,反应产物采用配有FID检测器的色谱进行面积归一法计算。通过该方法合成二氟乙醇的催化剂选择性较低,为70%左右且该方法采用的催化剂含有Cr元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该反应中催化剂还原温度和反应温度较高,增加了能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
为此,本发明提供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的前驱体为铜的可溶性盐、镧的可溶性盐、ZSM-5分子筛和硅溶胶的混合物,所述前驱体经焙烧后得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
优选的,按氧化物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含有氧化铜40%~70%、ZSM-5分子筛10%~50%的,氧化镧5%~15%、二氧化硅5%~15%,且四种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和为100%。
优选的,所述前驱体在350~500℃焙烧3~6h后得用于气相法制备二氟乙醇的催化剂。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于上述催化剂的应用。该应用包括:
步骤一,0.3~0.7g催化剂在210℃~240℃下经流量为20~40ml/min的氢气常压下预还原1~3h,得预还原后的催化剂;
步骤二,常压、180~200℃条件下,气相二氟乙酸酯和氢气流经预还原后的催化剂反应制备二氟乙醇。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氢气与二氟乙酸酯的摩尔比为35~90:1。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氢气的流量为40ml/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催化剂不含Cr元素,为环境友好型催化剂。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为负载型铜基催化剂,活性组分氧化铜分散性较好,而且二氟乙酸酯催化加氢过程中副反应得到抑制,最终获得了较高的二氟乙醇选择性,为90%以上。
利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二氟乙醇时,催化剂的预还原温度及反应温度均较低,其中催化剂的还原温度仅需210℃~240℃,反应温度为180-2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铜的可溶性盐是指二价铜的硝酸盐、氯化盐或硫酸盐。
本发明所用的镧的可溶性盐是指镧的硝酸盐、氯化盐或硫酸盐。
本发明所用的ZSM-5分子筛优选Si与Al的摩尔比为50的ZSM-5分子筛。
本发明所用的硅溶胶优选浓度为25%wt的硅溶胶。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二氟乙酸酯可用二氟乙酸甲酯、二氟乙酸乙酯或二氟乙酸丙酯替换。相应的合成路线为: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制于此,所有依据本发明所实现的技术均在本发明保护范畴之内。
催化剂制备
实施例1
该实施例为一种具体的催化剂,该催化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70%的氧化铜、质量百分比为10%的ZSM-5分子筛(Si/Al摩尔比为50),质量百分比为10%的氧化镧,质量百分比为10%的二氧化硅,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2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特种作业机械手
- 下一篇:圆形创面模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