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4343.4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明;崔建军;李昆;刘伟民;郭垒;许舒荣;王胜利;孙右好;高伟;李志军;宁方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E02D3/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海洋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冻结盾构中的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斜平台。
背景技术
人工地层冻结法,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使地层岩土中的水结冰,把天然岩土变成冻土,增加其强度和稳定性,隔绝地下水与地下工程的联系,以便在冻结壁的保护下进行地下工程施工的特殊施工技术,其实质是利用人工制冷临时改变岩土性质以加固地层。人工土地层冻结法由于基本不受支护范围和支护深度的限制,能有效防止涌水以及城市挖掘、钻凿施工中相邻土体变形而受到越来越对的重视,成为地下工程的主要手段。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地下快速轨道交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采用盾构法建造隧道或各种地下管道,则成了发展地下交通的关键,在盾构的进出洞工序中,土体稳定技术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重要工序,直接影响管道轴线的质量、进出洞口处环境保护的成效及工程施工的成败,而冻结法则是土体稳定技术的关键。
现有的冻结法,需要通过经纬仪测量冻结管的斜度,而现有的通常采用经纬仪自带的三角架直接进行固定,导致携带不方便,定位精确度低等缺陷。
为此,本发明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测斜平台,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冻结法,需要通过经纬仪测量冻结管的斜度,而现有的通常采用经纬仪自带的三角架直接进行固定,导致携带不方便,定位精确度低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斜平台,包含两个上支杆和两个立支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上支杆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固定有卡环,所述卡环为中空筒状,且其轴线与所述两个上支杆同面且平行;
两个立支杆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杆的末端,且所述立支杆和上支杆之间设有第二紧固螺栓;
所述两个立支杆上设有垂直于两所述立支杆的置放平台。
其中:所述卡环的周缘上设有三个贯穿卡环的第一紧固螺栓。
其中:所述卡环的内直径为110mm。
其中:所述两个立支杆相互平行且通过一加强筋连接于一体。
其中:所述置放平台通过两个滑套滑动设置于所述两立支杆上,各所述滑套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支杆上,各所述滑套设有第三固定螺栓以将滑套固定于立支杆上。
其中:所述置放平台中部设有固定经纬仪的固定孔。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发明的测斜平台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用时短,且不受环境位置的限制;
2、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固定结构稳固;
3、测斜结束后拆解方便,各组成部件可全部拆解,方便携带。
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测斜平台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测斜平台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测斜平台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测斜平台;11、上支杆;12、立支杆;13、卡环;14、第一紧固螺栓;15、第二紧固螺栓;16、滑套;17、置放平台;18、第三紧固螺栓;19、固定孔;2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测斜平台。
所述测斜平台10包含两个上支杆11和两个立支杆12。
所述两个上支杆11相互平行设置且两者之间固定有卡环13,所述卡环13为中空筒状,且其轴线与所述两个上支杆11同面且平行,其中,所述卡环13的周缘上设有三个贯穿卡环13的第一紧固螺栓14,以在卡环13套在冻结管上时进行卡紧,其中所述卡环的内直径为110mm。
两个立支杆12的一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上支杆11的末端,从而立支杆12可在上支杆11的末端自由活动,且两者之间设有两个第二紧固螺栓15以在需要时进行紧固。
其中,所述两个立支杆12相互平行且通过一加强筋20连接于一体。
所述两个立支杆12上设有垂直于两所述立支杆12的置放平台17,所述置放平台17用于放置经纬仪,且所述置放平台中部设有固定经纬仪的固定孔19。
其中,所述置放平台17可通过两个滑套16滑动设置于所述两立支杆12上,各所述滑套16分别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支杆12上,各所述滑套16设有第三固定螺栓18,以将滑套16固定于立支杆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43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滤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磷气化燃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