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4394.7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江流声;刘朵;张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2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施工 混凝土 组合 桥梁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桥梁节段(1),桥梁节段(1)包括外模板(2)和混凝土(3),外模板(2)由顶模、侧模和底模组成,底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模底部,顶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模顶部,并向外延展,混凝土(3)浇筑在侧模和底模组成的内腔及顶模上;相邻的两个外模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侧模由两片槽形钢板组成,底模由一片钢板组成,顶模由两片L形钢板组成,底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模底部,将两片侧模连为一个整体,两片L形钢板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侧模顶部两翼,向外延展,另一端方向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模板(6)和端模,内模板(6)为U形,由顶部模板和腹模组成,内模板(6)设置在外模板(2)内,槽口与外模板(2)的底模相对,内模板(6)使桥梁浇筑混凝土后中空,端模设置在外模板(2)的两端,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外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外模板(2)的侧模内壁及顶模和底模的顶部均匀密布铆钉(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外模板(2)为钢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特征在于:内模板(6)为木模板或钢模板。
7.一种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预制桥梁节段的外模板;
步骤2、搭设挂篮并进行抗弯实验;
步骤3、将预制桥梁节段的外模板设置在挂篮上;
步骤4、在底模上绑扎底板钢筋,并绑扎腹模钢筋;
步骤5、安装u形的内模板和端模;
步骤6、浇筑底板混凝土;
步骤7、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从腹板顶口浇筑腹板部分的混凝土;
步骤8、绑扎顶板钢筋;
步骤9、浇筑顶板上部混凝土;
步骤10、待桥梁节段的混凝土强度达到预定要求后,拆除内模板,并使挂篮与外模板脱离并前移;
步骤11、将另一套制桥梁节段的外模板安置挂篮上,重复步骤4-10,直至完成桥梁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制桥梁节段的外模板,方法步骤如下:外模板由顶模、侧模和底模组成,侧模由两片槽形钢板组成,底模由一片钢板组成,顶模由两片L形钢板组成,底模通过螺栓固定在侧模底部,将两片侧模连为一个整体,两片L形钢板一端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侧模顶部两翼,向外延展,另一端方向向上,外模板的侧模内壁及顶模和底模的顶部均匀密布铆钉,相邻的两个外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9中浇筑混凝土位置,混凝土浇筑在侧模、底模和内模板组成的内腔及顶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悬臂施工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外模板为钢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43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