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4575.X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谭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百皓源(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解 酸化 污水处理 工艺 | ||
1.一种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对污水进行水解酸化,所述一体化污水处理池包括一体化设置并且用隔墙隔开的厌氧气推流区、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和第二厌氧气搅拌区,所述第二厌氧气搅拌区上部两侧分别设置泥水分离区,并且在一体化污水处理池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污水输送到厌氧气推流区内或者输送至厌氧气推流区前端,与厌氧气推流区内的回流液迅速混合稀释后通过厌氧气推流至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内进行生物降解;
S20、然后混合液从第一厌氧气搅拌区进入到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进一步进行生物降解,并且部分混合液进入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上方两侧的泥水分离区内,混合液经两侧的泥水分离区进行泥水分离后,污泥下滑至泥水分离区下方的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
S30、步骤S20中的泥水混合液回流至厌氧推流区前的缓冲区,然后进入厌氧推流区继续下一个循环处理过程;
所述步骤S10、S20中利用水解菌和酸化菌对污水进行循环降解;
所述泥水分离区、厌氧气推流区、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及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污泥浓度为2-10g/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及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利用污水处理池液面上部和密封盖之间的密闭区域内的厌氧气通过加压后循环至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及第二厌氧气搅拌区的底部的方式对混合液进行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气推流区、第一厌氧气搅拌区、第二厌氧气搅拌区的有效水深均为4-6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污水的稀释比大于50。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利用厌氧气搅拌系统对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及第二厌氧气搅拌区内的混合液进行搅拌;所述厌氧气搅拌系统包括鼓风装置、吸气管、供气管和曝气软管,所述曝气软管设置于第一厌氧气搅拌区及第二厌氧气搅拌区的底部,所述吸气管一端与鼓风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污水处理池液体上方与密封盖的密闭空间连通,所述供气管一端与鼓风装置的出气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气推流区与第一厌氧气搅拌区之间的隔墙为导流墙体一,并且与该导流墙体一相对侧设置有与池底分离的导流墙体二,并且导流墙体二与污水池池壁之间设置缓冲区,所述导流墙体二顶部高于所述导流墙体一顶部,在厌氧气推流区内设置有厌氧气气提装置;所述厌氧气气提装置通过供气支管与所述的供气管连通,并且在所述的供气支管上设置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区的表面负荷在1m3/m2.h以下,停留时间控制在10-30h。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为可生化性差的污水。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每个泥水分离区分别包括第一斜墙、第二斜墙和清水收集装置,所述第一斜墙和第二斜墙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厌氧搅拌区两端池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墙顶部与第二厌氧搅拌区一侧的池壁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斜墙顶部高于第一斜墙底部,第二斜墙顶与第一斜墙底部分离设置,作为水流通道;所述清水收集装置设置于泥水分离区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水解酸化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收集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厌氧搅拌区的设置有第二斜墙的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百皓源(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百皓源(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45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厌氧污水处理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水处理用电极膜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