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渣粒化及热量多级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5872.6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陶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渣 热量 多级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炉渣粒化及热量多级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在生产金属制品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虽然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领域内的耗能和排污大户,但同时也是极具节能减排潜力的产业之一。其中,回收利用各种余热是冶金工业进一步节能的重要突破口。该炉渣是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由矿石中的脉石、燃料中的灰分和溶剂中非挥发组分形成的副产物。目前,我国冶炼一吨生铁产生0.3-0.6吨高炉渣。2008年我国产铁4.71亿吨,即使按0.3t渣/t铁计算,高炉渣的生成量也在1.4亿吨,同时,熔融高炉渣的温度大于1500℃,由此可见高炉渣具有取材易,显热高等特点,是余热回收前景最广的材料之一。但是目前其处理大多采用水淬法,这种方法不仅使高炉渣的显热无法回收,而且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如何高效地回收高炉渣的高温显热,减少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渣粒化及热量多级回收装置,能够使高炉渣的显热得到多级回收,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炉渣粒化及热量多级回收装置,它包括粒化器、振动床、流化床、鼓风机、输热管道、蓄热器,振动床设置在粒化器的侧下方,振动床的末端与流化床相连,鼓风机分别设置在振动床和流化床的底部。
振动床的上部设置有输热管道与蓄热器相连,流化床的上部也设置有输热管道与蓄热器相连。
粒化器内部设置有水冷壁。
输热管道上设置有除尘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多级回收的方式回收高炉渣的显热,热量回收更加充分,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2.本发明多级回收热量的方式,在另一方面也使得粒化更加充分。
3.本发明采用干式粒化法,与传统的水淬法相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渣罐 2粒化器 3水冷壁 4振动床 5流化床
6鼓风机 7鼓风机 8输热管道 9输热管道 10除尘器。
11蓄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炉渣粒化及热量多级回收装置,它包括粒化器2、振动床4、流化床5、鼓风机6和7、输热管道8和9、蓄热器11,振动床4设置在粒化器2的侧下方,振动床4的末端与流化床5相连,鼓风机6和7分别设置在振动床4和流化床5的底部。
振动床4的上部设置有输热管道8与蓄热器11相连,流化床5的上部设置有输热管道9与蓄热器11相连。
粒化器2内部设置有水冷壁3。
输热管道8和9上都设置有除尘器10。
本装置工作时,熔融高炉渣从渣罐1进入到粒化器2内部,经过粒化器内的转盘离心力作用进行粒化,同时,高炉渣与水冷壁3进行第一次热量交换,然后,粒化后的高炉渣经振动床4输送至流化床5,最后由流化床底部的渣口排出。在振动床4输送过程中,振动床4下面设置的鼓风机6吹出的空气由下向上穿越高炉渣颗粒层带走热量,实现热量第二次交换回收。高炉渣进入流化床5内部后,流化床5侧面和底部的鼓风机将会在流化床内部形成搅动的气流,实现第三次热量的交换回收。每一步回收的热量都会通过输热管道并经过除尘器最后进入蓄热器中储存。本发明通过热量的多级回收能够使高炉渣的显热回收更加充分,使热能得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本装置采用干法粒化,与水淬法相比,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总体来说,本发明的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圣石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5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