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面无拼缝竹板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7747.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童志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童志元 |
主分类号: | B27D1/10 | 分类号: | B27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面无拼缝 竹板 加工 工艺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板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整面无拼缝竹板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竹资源,竹子具有生长速度块,成材期限短的特点,这使得竹地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因此竹子外形结构的限制,现有的竹地板均是由10多块细长的竹片粘接而成;具体的加工工艺是将竹子劈开成细长的竹片,刨去其圆弧部分,从而得到竹板,这样就去掉了竹子中最硬部分的竹青,大大降低了产品的表面硬度及耐磨度,而且,从竹片刨成竹板的过程中,刨去了大量的竹材料,造成物料的大量浪费,额外的增加了加工成本,多块竹片拼接过程更是费时费力,且拼接而成的整块竹地板的强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易断裂。综上所述,现有制造竹板的工艺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拼接生产的竹板硬度低、易断裂,造成了竹料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竹板加工工艺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整面无拼缝竹板加工工艺及其使用设备,以满足大众的需要。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面无拼缝竹板加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将鲜竹整理除掉头、尾部分;;
(2)将竹筒外表面的凸起部分削除、磨平;
(3)将竹筒装置在竹板加工设备上,对竹筒同时进行内圆铣削及外圆螺旋切割;
(4)将切割后竹片传送至加热成型装置中进行加热成型,得到整面竹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加热的温度为180度-220度。
一种用于所述加工工艺的竹板加工设备,它包括支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传送装置、固定装置、加热成型装置和切割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将竹筒压装在传送装置上,所述切割装置分别设置在竹筒传送的轴向和径向方向上,经切割后的竹条通过加热成型装置进行加热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皮带轮、导向环、皮带和导向装置,所述皮带轮与电机连接,所述导向环设置在竹筒两侧的机架上,所述皮带一端套装在皮带轮上,另一端穿过导向环并套装在竹筒上,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竹筒底部的机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成型装置包括电加热板和成型壳体,所述电加热板设置在成型壳体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刀具、刀杆和轴承,所述刀具固装在刀杆上,所述刀杆上套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固装在机架上,所述刀杆上安装有皮带轮,并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压板、活动压架、重锤以及固装在压板底部的导向装置,所述压板固装在活动压架上,所述重锤吊装在活动压架的端部,使所述导向装置压装在竹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底座、导向支架和导向轮,所述底座固装在机架上,所述导向支架绞装在底座上,所述导向轮绞装在导向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壳体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入口处为弧形,其出口处为直板形。
进一步的,所述刀具为立铣刀。
与现有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技术效果有: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创造性地以螺旋切割方式对竹筒进行加工,在加工设备上可以直接加工出整块成型竹板,完全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竹片拼接过程,优化了竹板的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同时增强了竹板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出现竹板断裂的情况。本发明的生产设备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极大的提高了竹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 2、传送装置 21、皮带轮 22、导向环 23、皮带 24、导向装置 241、底座 242、导向支架 243、导向轮 3、固定装置 31、压板 32、活动压架 33、重锤 4、加热成型装置 41、电加热板 42、成型壳体 5、切割装置 51、刀具 52、刀杆 53、轴承 6、竹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整面无拼缝竹板加工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鲜竹进行处理。除掉鲜竹头、尾部分,对竹筒6外表面的凸起部分削除、磨平;然后将竹筒6装置在竹板加工设备上,对竹筒6同时进行内圆铣削及外圆螺旋切割;同时,切割后的竹片传送至加热成型装置中进行180度-220度加热成型,得到整面竹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童志元,未经童志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笔记本电脑散热座
- 下一篇:计算机主机箱体线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