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盒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47981.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粉盒。
背景技术
激光打印机的粉盒设有用于将碳粉涂布在感光鼓的静电潜像上的显影辊。对于使用磁性碳粉的粉盒,显影辊利用磁力从其碳粉接收位处捕获碳粉;对于使用非磁性碳粉的粉盒,显影辊的碳粉接收位处通常设有送粉棍,以将碳粉均匀地涂布在显影辊上。
为了避免碳粉残留在粉盒的粉仓内,粉盒内通常设置有将碳粉转移到碳粉接收位的送粉机构。
随着打印需求的日益提高,打印机的体积做日益小型化,而粉盒的页产量却需要不断地提高,于是粉盒外形设计日益趋于扁平化。而在高度尺寸相对较小,长度和宽度尺寸相对较大的扁平粉盒内,现有的移粉机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在粉仓内沿碳粉排出方向顺次设置多个联动的搅拌架,让碳粉逐步地移向显影辊的碳粉接收位。其缺点在于,多级联动的搅拌架阻力极大,电机扭矩要求高,浪费能源;组件繁多,生产成本高。第二种,在粉仓内设置可相对粉仓底面滑动的孔板,偏心轴驱动和复位弹簧的配合下使得孔板沿碳粉排出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将碳粉从粉仓移向显影辊的碳粉接收位。其缺点在于孔板质量较大,惯性较大,在偏心杆撞击式驱动下,传动受力不均,容易造成粉盒振动而影响打印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送粉方式平稳、高效、灵活的送粉机构的粉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送粉机构存在的各种缺陷与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粉盒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前端的显影辊、给显影辊供粉的送粉辊,
位于壳体内的粉仓以及设置在粉仓内部的送粉机构,所述送粉机构为一个双曲柄摇杆机构,所述双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两根曲柄以及一个平板,所述曲柄包括曲柄轴和曲柄杆,所述平板上设置有引流孔和连接所述曲柄杆的连接槽,所述平板可以在所述曲柄杆的带动下在粉仓内部作上、下、前、后运动。
所述平板上的连接槽为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曲柄杆的直径。
所述平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置在所述平板的两端。
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平板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曲柄的材料为钢或铁。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发明粉盒粉仓内的送粉机构为双曲柄摇杆机构,该机构通过平板在粉仓内上、下、左、右移动给送粉辊送粉、这种方式结构简单、送粉平稳、高效,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扭矩也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粉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粉盒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3为本发明粉盒中送粉机构的结构视图。
图4为本发明粉盒送粉机构的示意图。
图5a-图5d为本发明粉盒送粉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的4个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粉盒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粉盒的内部结构视图;图3为本发明粉盒中送粉机构的结构视图;图4为本发明粉盒送粉机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粉盒10包括一个壳体6,壳体6内部设置有一个送粉机构,送粉机构用以粉盒10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工作过程中将粉盒10里面所容纳的碳粉运输到送粉辊4上,以便送粉辊4能及时将碳粉供应给显影辊5。送粉机构由一个双曲柄摇杆机构构成,该双曲柄摇杆机构包括两根曲柄2和一个平板1,为了保证曲柄2有足够的强度,曲柄2的材料选择为钢或铁,其中曲柄2包括曲柄轴2a和曲柄杆2b,平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2个连接曲柄杆2b的连接槽1a以及碳粉引流孔1b,连接槽1a为开口槽,设置在平板1的两端,开口槽的开口宽度略小于曲柄杆2的直径,这样操作者可以稍微用力将曲柄2按进开口槽内,同时也避免了曲柄2从连接槽1a中脱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槽1a与平板1一体注塑成型,引流孔1b保证了送粉机构能顺畅将碳粉运送到送粉辊4上,减少了运送中的阻力以及防止碳粉在运送中的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镭博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