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9113.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谈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七都镇庙港雅迪针织制衣厂 |
主分类号: | D06M13/207 | 分类号: | D06M13/207;D06M15/53;D06M13/513;D06M15/03;D06M11/72;D06M13/192;D06M13/224;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绸 织物 抗菌 防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
技术背景
丝绸面料中的蚕丝是一种生态学非污染的天然纤维,穿蚕丝衣服,不但能防止紫外线的辐射、防御有害气体侵入、抵抗有害细菌,而且还能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同时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由于特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还有调节体温、调节水份的作用。所以丝绸织物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织物是穿在在人们身上的,所以需要具有抗菌性能,还要有具有其它性能;由于丝绸面料中的蚕丝是一种生态学非污染的天然纤维。该天然纤维中所含的纤维素和蛋白质,也有利于罄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蚕丝也会易于发生霉变。这就增加了丝绸织物的保存的难度,而丝绸织物属于昂贵的织物,所以更是要小心处理。而传统防霉整理剂防霉效果较差,具有毒性,对人体安全性不可靠,同时现有的防霉剂有时会分解丝绸面料中的蚕丝,降低丝绸织物的耐久性和耐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本发明的产品赋予丝绸织物防霉功能,彻底杜绝重复污染,效果好,且无毒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它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8-12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7-11份、乙烯基硅氧烷6-10份、壳聚糖季铵盐5-9份、偏磷酸四钠4-8份、四氯化锡3-7份、草酸钾3-7份、海藻酸钠3-7份、水杨酸苯酯5-9份、醋酸戊酯10-14份。
优选方案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9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8份、乙烯基硅氧烷7份、壳聚糖季铵盐6份、偏磷酸四钠5份、四氯化锡4份、草酸钾4份、海藻酸钠4份、水杨酸苯酯6份、醋酸戊酯11份。
另一优选方案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11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10份、乙烯基硅氧烷9份、壳聚糖季铵盐8份、偏磷酸四钠7份、四氯化锡6份、草酸钾6份、海藻酸钠6份、水杨酸苯酯8份、醋酸戊酯13份。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1)具有抗菌防霉功效,效果优良。(2)整理织物具有很好的耐洗性和柔软手感;(3)制备工艺简单,对人体无毒无害,不会破坏丝绸织物中的蚕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它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8-12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7-11份、乙烯基硅氧烷6-10份、壳聚糖季铵盐5-9份、偏磷酸四钠4-8份、四氯化锡3-7份、草酸钾3-7份、海藻酸钠3-7份、水杨酸苯酯5-9份、醋酸戊酯10-14份。
制备方法为:将所有组分加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成浆液,将浆液通过真空过滤,即得。
实施例2
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9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8份、乙烯基硅氧烷7份、壳聚糖季铵盐6份、偏磷酸四钠5份、四氯化锡4份、草酸钾4份、海藻酸钠4份、水杨酸苯酯6份、醋酸戊酯11份。
实施例3
一种丝绸织物抗菌防霉剂,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柠檬酸11份、聚氧化乙烯三甲基氯化铵10份、乙烯基硅氧烷9份、壳聚糖季铵盐8份、偏磷酸四钠7份、四氯化锡6份、草酸钾6份、海藻酸钠6份、水杨酸苯酯8份、醋酸戊酯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七都镇庙港雅迪针织制衣厂,未经吴江市七都镇庙港雅迪针织制衣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具有多层光板的照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酵富硒杂粮排铅粥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