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9443.6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陈鹏;常瑞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6 | 分类号: | B32B17/06;B32B33/00;C03C17/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学 特性 防污 镀膜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膜玻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材料的应用范围很广,电子、建筑、能源、汽车等领域,普通的无色玻璃的透过率在92%以下,其每个面的反射率大约为4%,由于玻璃固有存在的高反射率降低了光的透过效率,导致了在应用于显示模组上时显示效果和效率的大幅下降,从而能耗提升、器件寿命下降;导致了在应用于太阳能模组上时发电效率降低。
目前为了提升玻璃的透过率,通常的做法是通过真空镀膜的方式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光学防反射镀层。这种做法成本太高、生产效率低,同时这种做法受到真空镀膜机的尺寸限制,对于稍大尺寸的玻璃来说,无法实施。
玻璃的表面活性能比较高,通俗的来说,不具备“泼水性”和“拨油性”,或者说不够“滑”,因此应用于触摸屏的玻璃的触感不好,目前的做法也是通过真空镀膜的方式在玻璃表面镀上一层含氟低表面活性能的材料。同样的,这种做法成本太高、生产效率低,同时这种做法受到真空镀膜机的尺寸限制,对于稍大尺寸的玻璃来说,无法实施。对于太阳能领域来说,当有脏污附着在没有镀膜的玻璃表面之后,会影响发电效率,特别对于安放在野外的大型太阳能发电机组来说,维护、保洁的工程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上依次附有光学纳米层和防污纳米层;所述防污纳米层与所述光学纳米层之间为化学价键连接;所述光学纳米层包括防反射纳米层和/或防眩光学纳米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基体;在所述玻璃基体上形成光学纳米层;在所述光学纳米层上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与光学纳米层价键连接的防污纳米层;所述光学纳米层包括防反射纳米层和/或防眩光学纳米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所制得镀膜玻璃具有复合镀膜结构,同时具备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2)本发明提供的防反射纳米薄膜和防污特性纳米薄膜,都是可以通过相对简易的湿法涂布来完成;3)本发明提供的防污特性的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低表面活性能的聚氟硅氧烷,该聚氟硅氧烷可以很好的与本发明提供的光学纳米薄膜固化后表面的硅-氧基团进行化学反应,产生化学价键绑定,从而具备优越的膜层结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镀膜玻璃在波长355nm到1035nm范围内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镀膜玻璃在波长355nm到1035nm范围内的反射率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镀膜玻璃在耐摩擦测试过程中防污特性的衰减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所述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体,所述玻璃基体上依次附有光学纳米层和防污纳米层;所述防污纳米层与所述光学纳米层之间为化学价键连接;所述光学纳米层包括防反射纳米层和/或防眩光学纳米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污纳米层包括聚氟硅氧烷;所述光学纳米层包括重量比至少50%的氧化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和防污特性的镀膜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玻璃基体;在所述玻璃基体上形成光学纳米层;在所述光学纳米层上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与光学纳米层价键连接的防污纳米层;所述光学纳米层包括防反射纳米层和/或防眩光学纳米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形成光学纳米层所述光学纳米层由通过涂布至少一种聚硅氧烷金属醇盐后,固化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与光学纳米层价键连接的防污纳米层的方式为在光学纳米层上湿法涂布包括聚氟硅氧烷的材料后固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为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