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9889.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目 炒青 葙子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葙子茶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包括:炒青葙子10~50份,枸杞叶10~20份,栀子10~20份,五味子10~20份,女贞子10~20份,白芍10~20份,决明子10~20份,谷精草10~20份,丹参10~20份,黄精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葙子茶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炒青葙子10~30份,枸杞叶10~15份,栀子10~15份,五味子10~15份,女贞子10~15份,白芍10~15份,决明子10~15份,谷精草10~15份,丹参10~15份,黄精10~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葙子茶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为:炒青葙子10~40份,枸杞叶15~20份,栀子15~20份,五味子15~20份,女贞子15~20份,白芍15~20份,决明子15~20份,谷精草15~20份,丹参15~20份,黄精15~2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清肝明目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青葙子的制备;
b.枸杞叶和谷精草的制备;
c.其他原料的制备;
d.将炒好的青葙子和其他原料混合,放入提香机提香,紫外线消毒包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取收获的青葙子洗净,晾晒时间在7-12小时即可,干透;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微隆起,颜色加深,内部黄色,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收集的枸杞叶和谷精草洗净,晾晒时间在7-12小时即可,干透;将晾晒好的枸杞叶和谷精草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80-120℃下杀青30-40分钟,将杀青后的枸杞叶和谷精草取出后自然阴干,放入大铁锅内揉捻,先向下后向上揉捻,用力要均匀,当细丝叶条索较紧,变成茶色时放入80-100℃的烘培机里翻炒30-45分钟成型,取出后自然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其他原料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当颜色开始发黑,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取出后自然晾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炒好的青葙子和其他原料混合,放入提香机提香30-40分钟,温度控制在70-100℃中,紫外线消毒包装,取出后自然晾干。
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清肝明目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青葙子的制备;
b.其他原料的制备;
c.将制备好的原料混合,紫外线消毒,装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清肝明目的炒青葙子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收获的青葙子洗净,晾晒时间在7-12小时即可,干透;将晾晒好的青葙子放入预热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声,微隆起,颜色加深,内部黄色,逸出香气时,取出晾凉;所述步骤b中,其他原料洗净,晾晒时间在7-12小时即可,干透;将晾晒好的原料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80-120℃下杀青30-40分钟,将杀青后的原料取出后自然阴干,放入大铁锅内揉捻,先向下后向上揉捻,用力要均匀,放入80-100℃的烘培机里翻炒30-45分钟成型,取出后自然晾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98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