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0540.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田媛;靳静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铸焊机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加工设备组件,尤其是一种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蓄电池的极板群的极耳之间的焊接是一道极为关键的工序,即汇流排铸焊技术工艺,传统的工艺为手工烧焊,随着铅酸蓄电池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小密铅酸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群焊接的质量和效率是影响产品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大部分中密铅酸电池厂家中,人工焊接仍然是极群焊接的重要方式,该焊接方式造成生产操作环境差,污染风险大,人工需求大,工人与铅物质直接接触,对工人身体伤害风险较大,且极群焊接质量不一,效率低下,显而易见,不断完善和普及铅酸蓄电池的机械化自动焊接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实现清洁生产,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小密铅酸电池的自动铸焊机,但是绝大部分的产品只实现了汇流排的焊接,未实现过桥和汇流排同时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实现无人操作、蓄电池的汇流排和过桥焊接同时完成的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机架、一个供铅装置、一个铸焊模具装置、一个电池定位装置、两个涡流感应加热装置、两个涡流感应线圈、一个铅盒移动装置组成,所述的供铅装置安装在铅盒移动装置的连接板上,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的供铅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的铸焊模具装置安装在电池定位装置的下方,所述的两个涡流感应线圈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供铅装置的供铅盒外侧和所述的铸焊模具装置的铸焊模具上表面,两个涡流感应加热装置分别连接两个涡流感应线圈。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铅盒移动装置包括一个主气缸和4个主直线轴,所述的供铅装置上部连接一个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用法兰连接一主气缸,所述的连接板用法兰直线轴承穿过4个主直线轴,所述的供铅装置包括一个铅缸、一个涡流感应线圈一、一个小气缸、一个气缸架、一个压板、一个连接架、铸铅孔、一个小铅盒组成,所述的气缸架安装在铅缸的顶部,所述的小气缸竖直安装在气缸架正中,所述的气缸伸出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连接所述的压板,所述的小铅盒置于所述的铅缸底部,与所述的压板对齐,所述的铸铅孔分布在所述的铅缸底部并包含在小铅盒内。
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中,所述的铸焊模具装置包括一个支撑架、两个薄型气缸、左模具、一个主模具、一个右模具、一个边模具、支撑柱、连接轴、一个双轴气缸组成,所述的主模具与所述的支撑架用所述的支撑柱连接,所述的左、右模具分别与一个薄型气缸伸出轴和两个连接轴同时连接,所述的薄型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双轴气缸安装在所述的主模具的下面,所述的双轴气缸的工作端与所述的边模具连接。
上述结构中,所述的涡流感应线圈二置于所述的铸焊模具装置的凹槽内。
上述结构中,所的铸焊模具装置的支撑架底部连接4个直线轴,所述的直线轴穿过一个固定板上的法兰直线轴承,所述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的机架上,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一气缸二,所述的气缸二伸出端用法兰座与所述的铸焊模具装置的支撑架底部连接。
蓄电池铸焊机的铸焊机构中,所述的电池定位装置包括两个直线运动装置、两个托板、两个旋转气缸,所述的两个托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两个直线运动装置的滑块上,所述的两个旋转气缸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托板底部,所述的旋转气缸顶部设有一个压板,所述的两个直线运动装置平行安装在所述的铸焊机架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的优点:实现了蓄电池汇流排的同时铸焊和蓄电池的汇流排上极柱之间的过桥焊接同时完成,将涡流感应加热用于铅的熔化,结构简单,加热温度可控制,工作环境干净,同时涡流感应加热成本低,技术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A向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机架;2、主气缸;3、供铅装置;4、涡流感应线圈一;5、铸焊模具装置;6、电池定位装置;7、主直线轴;8、气缸二;9、涡流感应加热装置;10、涡流感应线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智周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金属带锯机锯带张紧机构
- 下一篇:强夯机用带快放自由落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