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状记忆合金螺母防松套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0709.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家创扬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8500 重庆市武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状 记忆 合金 螺母 防松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螺母防松套。
背景技术
螺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对动、静态装置的紧固,使用较灵活、方便,但在被紧固件发生振动的情况下,螺母往往会产生松动,构成安全隐患,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作业机械上,机械运转起来会产生较强烈的振动,并传递给被紧固件使之产生位移和形变,导致定位螺母产生松动,如在铁路交通中通过螺栓紧固的铁轨和枕木,由于列车运转起来产生较强的振动,并依次传递给轨道和枕木,使轨道或枕木产生轻微的位移和形变,导致定位螺母松动,因此需经常对其进行紧固调整。
目前的防松措施是加设钢丝螺套、开口销或弹簧垫,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钢丝螺套拆装较繁琐、操作难度稍大;开口销拆装也较繁琐,而且易断裂,一般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材料的浪费;弹簧垫的防松效果稍差,在强烈振动之下不能保证有效的防松,且不能重复使用,造成材料的浪费。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面临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拆装调整容易,并且在保证其可靠的防松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长期重复使用的螺母防松装置,以便使用并节约耗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的螺母防松套,在高温状态下可对其进行拆装和调整,常温状态下为工作形状,固定可靠,使 用方便,长期重复使用后仍能保持较佳的防松性能且不易出现断裂、损坏,节约耗材。
本发明的形状记忆合金螺母防松套,由单程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包括套体和与所述套体一体设置的两个条状卡脚;所述套体内孔为与螺母外形结构相对应的六边孔;所述卡脚对称的设置在套体两侧壁。
进一步,所述套体的外壁为圆柱面、端面为平面;
进一步,所述卡脚设置在套体侧面的纵向中间部位,且卡脚的纵向厚度为套体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所述卡脚与套体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圆角;
进一步,所述卡脚的末端设置有纵向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形状记忆合金螺母防松套,通过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处理就可完成拆装和固定,使用调整较方便,相对于现有技术长期重复使用后仍能保持较佳的防松性能且不易出现断裂、损坏,节约耗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高温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常温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在高温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在常温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形状记忆合金螺母防松套,由单程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作,包括套体1和与所述套体1一体设置的两个条状卡脚2;所述套体1内孔11为与螺母外形结构相对应的六边孔;所述卡脚2对称的设置在套体1两侧壁,在高温状态下,所述套体1内孔 11尺寸大于螺母外部结构尺寸,同时两卡脚2呈直条状共线的连接在防松套本体两侧;常温状态下,所述套体1内孔11尺寸略小于螺母外部结构尺寸,同时两卡脚2向一侧弯折成弧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体1的外壁为圆柱面、端面为平面,其壁厚较均匀,受力均匀,材料利用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脚2设置在套体1侧面的纵向中间部位,且卡脚2的纵向厚度为套体1厚度的一半,可降低本防松套在使用中受被紧固件的结构的影响,实用性更强,纵向指平行于套体1内孔空心线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脚2与套体1连接处设置有纵向圆角22,可分散其内部应力,结构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脚2的末端设置有纵向倒角21,使卡脚2以较大作用面与被紧固件相接触,在受较强振动的情况下可保持良好的定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家创扬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家创扬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