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0861.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股蓝降糖 降压 保健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绞股蓝10~50份,厚朴10~20份,香薷10~20份,金钱草10~20份,白茅根10~20份,茯苓10~20份,丹参10~20份,猪苓10~20份,佩兰10~20份,薏仁10~20份,桑寄生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天花粉10~20份,黄芩10~20份,白术10~20份,玉米须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绞股蓝10~30份,厚朴10~15份,香薷10~15份,金钱草10~15份,白茅根10~15份,茯苓10~15份,丹参10~15份,猪苓10~15份,佩兰10~15份,薏仁10~20份,桑寄生10~20份,车前子10~20份,天花粉10~20份,黄芩10~20份,白术10~20份,玉米须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份数包括:绞股蓝10~40份,厚朴10~20份,香薷10~20份,金钱草10~20份,白茅根10~20份,茯苓10~20份,丹参10~20份,猪苓10~20份,佩兰10~20份,薏仁10~15份,桑寄生10~15份,车前子10~15份,天花粉10~15份,黄芩10~15份,白术10~15份,玉米须10~1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项任一项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步骤包括:
a.绞股蓝的制备;
b.炒好的绞股蓝提香;
c.将所述其他原料浸泡乙醇加热提取;
d.再将剩余原料提取的药液浓缩成颗粒剂、粉剂或膏剂;
e.将浓缩的颗粒剂、粉剂或膏剂与制备好的绞股蓝混合,灭菌制备成保健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手工采摘鲜嫩的绞股蓝,晾晒,干透;将晾晒好的绞股蓝放入杀青锅中去青,在70-100℃下杀青30-45分钟,然后放入大铁锅内进行翻炒,先向下后向上,用力要均匀,当绞股蓝颜色开始发黄,开始小火翻炒20-30分钟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将炒好的绞股蓝放入提香机中提香30-45分钟,取出后自然晾干。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取其他原料加入5-10倍量的乙醇中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去上清液,合并提取液,100-12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5000-10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6的浸膏, 加热浓缩至膏状,静置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浓缩的浸膏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的浓缩液,置0~5℃低温冷藏24小时;将冷藏液加0.3%的助滤剂硅藻土,过滤,滤液再置入双效真空浓缩器中,浓缩至每1ml含1g生药量;浓缩后的膏剂加蜂蜜调和制成颗粒剂;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将制好的绞股蓝与提炼的其他原料混合,经紫外线消毒杀菌后装袋。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还可以为:将剩余原料放入10倍量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再将上述乙醇提取过的组份原料药材的药渣加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2小时,将2次提取液合并静置;将上述两种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相对密度为80℃时1.35的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滤液调整比重到1.06,减压得浸膏,然后加蜂蜜调和,放入制粒机中制成1-2厘米颗粒剂,浓缩成糊状,或直接干燥制成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波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08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