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口延误时长估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1033.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庆;赵婷婷;刘祎;杨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8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衣淑凤;宋志强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口 延误 估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交叉口延误时长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任一交叉口,检测通过该交叉口的每个车辆所处的路段,或者所处路段和车道,根据每个车辆所处的路段,或者所处路段和车道,检测每个车辆进入该交叉口和离开该交叉口的时间点;
对于每个车辆,根据该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和离开该交叉口的时间点,计算该车辆通过该交叉口的时长,根据该车辆通过该交叉口的时长和车辆在自由流速度下通过该交叉口所需时长,计算该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
根据通过该交叉口的所有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估计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于任一交叉口,预先采集两组训练样本,一组为在预设时长内通过该交叉口且未经等待直接通过的车辆,另一组为在该预设时长内通过该交叉口且经过了等待的车辆;且,每个训练样本以两个参数表征,一个是该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另一个是该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
采用预设分类算法,对该两组训练样本进行计算,得到区分该两类样本的分类模型;
所述根据通过该交叉口的所有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估计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长包括:
对于通过该交叉口的每个车辆,以该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和该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为输入参数,将该两参数输入所述分类模型,得到该车辆所属的类别;
在对所有车辆分类完毕时,对属于同一类的车辆,以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为横轴,以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为纵轴,从最早进入该交叉口的车辆开始,对连续一个或多个车辆进行分段线性拟合,最终得到所有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延误时长的连续的分段线性函数,对得到的所有分段线性函数求取积分中值,该积分中值即为车辆在该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预先为每个交叉口关联的每个路段分别设置路段驶出指示线和路段驶入指示线,其中,路段的驶出指示线相对于该路段的驶入指示线,距离交叉口更远;
且预先设定:当车辆通过一个路段的驶出指示线,且运动方向为驶向该路段关联的交叉口时,认为车辆通过该驶出指示线的时间点为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当车辆通过一个路段的驶入指示线,且运动方向为驶离该路段关联的交叉口时,认为车辆通过该驶入指示线的时间点为车辆离开该交叉口的时间点;
所述检测每个车辆进入该交叉口和离开该交叉口的时间点包括:
估计车辆的地理位置,将车辆的地理位置与车辆所处路段的驶出指示线和驶入指示线进行比对,若车辆的地理位置与驶出指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值,且车辆的运动方向为驶向该路段关联的交叉口,则认为当前时间点为该车辆进入该交叉口的时间点;若车辆的地理位置与驶入指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预设值,,且车辆的运动方向为驶离该路段关联的交叉口,则认为当前时间点为该车辆离开该交叉口的时间点;
或者,若车载终端,和/或乘车者的手持终端通过自带摄像头实时拍摄了道路周边环境信息,则将该拍摄的道路周边环境信息与服务器端采集的道路周边环境信息进行比对,确定车辆的地理位置;然后,根据车载终端,和/或乘车者的手持终端拍摄的前方路面信息,确定车辆通过路段的驶出指示线或驶入指示线的时间点,从而确定车辆进入或离开路段关联的交叉口的时间点;
或者,若路口路侧布设了蓝牙,或射频识别RFID,或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路边设施,则根据车载终端,和/或乘车者的手持终端与路段的驶出指示线或驶入指示线附近的路边设施的通信,确定车辆通过路段的驶出指示线或驶入指示线的时间点,从而确定车辆进入或离开路段关联的交叉口的时间点;
或者,基于路侧摄像头采集车辆数据来检测车辆通过路段的驶出指示线或驶入指示线的时间点,从而确定车辆进入或离开路段关联的交叉口的时间点;
或者,基于线圈或微波传感器检测车辆通过路段的驶出指示线或驶入指示线的时间点,从而确定车辆进入或离开路段关联的交叉口的时间点;
或者,根据上述方法的任意组合确定车辆进入或离开路段关联的交叉口的时间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03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