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力触觉反馈的多股螺旋弹簧虚拟模型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1418.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瑞;杨松;孙伟;宋爱国;赵沁平;牛建伟;朱建栋;沈舒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9/45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力 触觉 反馈 螺旋弹簧 虚拟 模型 | ||
1.一种支持力触觉反馈的多股螺旋弹簧虚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层设置多股螺旋弹簧虚拟模型;
在给定虚拟外力F作用下,在柔性体表面任意点O处,分层水平设置相同的多股螺旋弹簧;点O在多股螺旋弹簧中心线上,且多股螺旋弹簧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垂直;
其中,第i层多股螺旋弹簧的直径为d、中径为D、股数为g;该第i层多股螺旋弹簧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水平设置,下段与上段夹角为α;i=1,2,3,4,…,S,S为自然数;
步骤2,多股螺旋弹簧特性设定;
给定虚拟外力F的作用线和多股螺旋弹簧中心线一致,且在虚拟外力F作用下,如果柔性体中共有前M层的多股螺旋弹簧产生变形,则第M层称为变形截止层;其中,M≤S,也就是多股螺旋弹簧的层数至少等于M;
根据多股螺旋特性,设定:
在给定虚拟外力F作用下,第一层多股螺旋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变形量为X1,若X1达到第一层多股螺旋弹簧给定的挠度值XC1,这种情况下,假定前M-1层多股螺旋弹簧的变形量,均与第一层多股螺旋弹簧给定的挠度值相同,则变形截止层第M层多股螺旋弹簧的变形量,不大于第一层多股螺旋弹簧给定的挠度值;
步骤3,计算任意一层多股螺旋弹簧的弹簧刚度P,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k、G分别为:多股螺旋弹簧的捻索系数、剪切弹性模量;任意一层多股螺旋弹簧的弹簧刚度均相同;
捻索系数k为:
其中,μ为泊松比;
步骤4,确定任一层多股螺旋弹簧消耗的外力;
第一层多股螺旋弹簧消耗的外力F1为:
除第一层和变形截止层第M层外,其余各层多股螺旋弹簧消耗的外力Fj为:
Fj=XC1·P
j的取值范围为2~M-1;
步骤5,变形截止层第M层产生拉伸或压缩的变形量XM为:
步骤6,所述多股螺旋弹簧虚拟模型中,将各层多股螺旋弹簧变形量相加,等效为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变形:
其中,X为前M层多股螺旋弹簧产生拉伸或压缩变形量之和,Xi为前M-1层中第i层多股螺旋弹簧产生的拉伸或压缩变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4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