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拼装式检查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1896.2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友;贺会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拼装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中的通讯、供水、暖气、排污等管道的地下检查井,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拼装式检查井。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市政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检查井沟通了管网与地面,便于开展检修、清淤等工作,在城市建设的通讯、供水、暖气、排污等地下管线的铺设和修复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要求,一般每隔数十米或数百米就要安装设立检查井,检查井的数量多、结构和施工工艺简单、同一类型的检修井尺寸一般差别不大。在实际工程中,检修井的种类较多,如实心粘土砖砌检查井、塑料检查井、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等。
现有技术一:
传统的市政管道检查井施工,多采用实心粘土砖砌、水泥抹面的方式。
上述现有技术一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实心粘土砖砌检查井,强度低、透水性高、缝隙间砂浆不密实,使用一段时间后表皮脱落、内里疏松,易造成井体整体下沉,周边路面沉降,甚至会污染地下水资源。而且由于粘土砖的原材料为砂质粘土,烧结时需要占用和浪费大量的耕地资源。
现有技术二:
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专业做塑料检查井的企业。比较常见的有锐普牌塑料检查井、河马牌塑料检查井、亚泰牌塑料检查井等。
现有技术二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塑料检查井固然有很多自己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其不可避免的缺陷。首先,塑料检查井的直径受限(一般小于1m),强度较低,道路车辆荷载对其影响比较大。另外塑料检查井的井座基础处理麻烦,并且回填过程中容易出现井筒倾斜的问题,带来重复施工,导致不可控成本的增加。
现有技术三:
混凝土砌块式检查井一般被认为是粘土砖块的理想替代品,是目前用得比较多的检查井材料。
现有技术三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虽然用混凝土砌块代替了粘土砖块,但是其施工仍需现场湿作业,施工周期长,不能完全摆脱现场长时间晾槽的状况,与管道快速施工不适应。混凝土砌块式检查井适用的砌筑内径较小(1m左右),抗震、防渗效果不佳,且因其材料来源、外形尺寸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
现有技术四:
稳固性好、强度高、密闭性理想的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检查井。
现有技术四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浇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工期长、难度大,工艺复杂,现场需要大量的浇筑模板,深井作业风险大,不符合实际市政检查井施工工期短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快速、操作简单、经济环保、适用广泛、安全可靠的预制拼装式检查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预制拼装式检查井,包括通过台阶结构依次拼接的底座、至少一段井筒管片、收口段,靠近底座的井筒管片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收口段的上口设有井盖,所述底座、井筒管片和收口段均为钢筋混凝土件,所述井盖为钢筋混凝土件或铸铁件。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拼装式检查井,由于包括通过台阶结构依次拼接的底座、至少一段井筒管片、收口段,靠近底座的井筒管片的侧壁设有通孔,收口段的上口设有井盖,底座、井筒管片和收口段均为钢筋混凝土件,井盖为钢筋混凝土件或铸铁件,各预制构件搬运拼装方便,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和降低劳动强度,具有施工快速、操作简单、经济环保、适用广泛、安全可靠的众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通孔的井筒管片的半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通孔的井筒管片的半圆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通孔的井筒管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井筒管片拼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口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紧固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c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槽钢片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c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槽钢片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c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槽钢片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d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链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锚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拼装式检查井的整体拼装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1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油站用防静电井盖
- 下一篇:厚膜混合集成模块与PCB板高稳定性组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