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食控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52188.0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戴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旭志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食控管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控管个人饮食、个人健康与碳足迹管理的饮食控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而饮食即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一个重大因素。各种研究报告均指出借由适当的饮食可以增进身体免疫力;反之若饮食摄取不当,则易导致肥胖及各种疾病。为此,多数人皆亟欲借由控制饮食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但是一般人在外用餐时,面对琳琅满目的食物,通常难以马上决定是否应该食用某餐点,因为一般的菜单上不一定会有营养成分或摄取热量的标示。即使消费者想自行购买食材回家料理,而食材的外包装有营养成分或摄取热量的标示,但这些单一标示也无法作为消费者每日的营养规划或购买依据,因为这些由食品制造厂商所标示的信息并不一致,导致消费者无法容易掌握一日中所摄取的营养份量。但对于老年人、妇女、儿童以及糖尿病患、洗肾病患、肥胖者、其它慢性病或是癌症肿瘤等患者必须限制饮食者而言,某些营养的缺乏或过多经常是导致某些疾病发生或是加重的原因,因此,提供一种能追踪每日摄取营养成分的健康饮食控管系统,有效地协助人们控制其每日饮食的摄取,即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食控管系统及方法,使其可以具有控管个人饮食、个人健康与碳足迹管理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饮食控管系统,用以与电子装置协同作用以控管个人饮食。该系统包含数据库模块、接收模块、处理模块及传送模块。数据库模块用以储存食品信息及个人健康信息。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电子装置所传送的食品编号。处理模块用以根据食品编号自数据库模块中取得对应食品信息,其中对应食品信息为多个食品信息的其中之一,并根据个人健康信息及对应食品信息,提供饮食建议信息。传送模块用以传送饮食建议信息至电子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传送模块进一步用以传送个人健康信息及对应食品信息至电子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食品编号由电子装置撷取条形码卷标所取得。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个人健康信息包含病史纪录、历史饮食成分纪录、历史饮食来源纪录、历史饮食耗碳纪录或历史饮食热量纪录。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每一食品信息包含成分信息、食品来源信息、耗碳量信息或热量信息。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饮食控管方法,用于饮食控管系统,饮食控管系统与电子装置协同作用以控管个人饮食。该方法包含:借由数据库模块,储存多个食品信息及一个人健康信息;借由接收模块,接收电子装置所传送的食品编号;借由处理模块,根据食品编号自数据库模块中取得对应食品信息,其中对应食品信息为多个食品信息的其中之一,并根据个人健康信息及对应食品信息,提供饮食建议信息;以及借由传送模块,传送饮食建议信息至电子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饮食控管方法更包含:借由传送模块,传送个人健康信息及对应食品信息至电子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饮食控管方法中食品编号由电子装置撷取条形码卷标所取得。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饮食控管方法中个人健康信息包含病史纪录、历史饮食成分纪录、历史饮食来源纪录、历史饮食耗碳纪录或历史饮食热量纪录。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饮食控管方法中每一食品信息包含成分信息、食品来源信息、耗碳量信息或热量信息。
本发明的饮食控管系统及方法,具有控管个人饮食、个人健康与碳足迹管理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饮食控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饮食控管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菜单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食品信息、个人健康信息及饮食建议信息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饮食控管系统
10 数据库模块
20 接收模块
30 处理模块
40 传送模块
90 电子装置
100 菜单
101、102、103、104 条形码标签
110 食品包装
111 条形码标签
120 使用者
130 网络
401 对应食品信息
402 个人健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旭志,未经戴旭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2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