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规模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2189.5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黎;吴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G06F9/5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对象 大规模集群 等级对应 性能管理 用户体验 服务 资源单元 资源调度 管理 保证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按照服务等级对用户进行性能管理和资源调度,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在多个服务等级的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中确定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其中管理对象为大规模集群中的资源单元;确定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目标性能;获取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实际性能;根据目标性能和实际性能对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进行性能管理。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大规模集群的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中确定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并根据该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目标性能和实际性能对该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所有管理对象进行性能管理,从而能够保证绝大多数甚至是全部用户的性能达到目标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大规模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海量数据计算能力的要求,各种大型计算能力的计算机硬件不断出现。此外,全球信息系统万维网也非常流行。这些软硬件技术或设备的出现,为提出一种新型的称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计算模型提供了可能。
狭义的云计算指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为“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Cloud)”。“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随时扩展,按需使用,并按使用付费。
广义的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与IT、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以是其他服务,提供服务的网络被称为“云(Cloud)”。“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通常为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等。云计算对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以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由于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按需服务等特性,云计算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云计算应用中,云计算数据中心整合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利用虚拟化等技术并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应用的形式可以包括虚拟机(Virtual Machine,简称为“VM”)、存储卷等。虚拟化技术通过产生大规模的虚拟机和大规模的存储卷等应用,构成大规模大规模集群。如何对大规模大规模集群进行性能管理以及体验保证成为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大规模大规模集群的管理通常以服务器(Server)、资源池(Pool)甚至集群(Cluster)为单位,即使以用户为单位的性能管理也仅仅针对少数VIP用户所对应的少量资源,这样,绝大多数的用户的性能管理是无法被保证的,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大规模集群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按照服务等级对用户进行性能管理和资源调度,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规模集群的管理方法,包括:在多个服务等级的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中确定至少一个管理对象,其中所述管理对象为所述大规模集群中的资源单元;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目标性能;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实际性能;根据所述目标性能和所述实际性能对所述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进行性能管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多个服务等级的第一服务等级对应的管理对象中确定至少一个管理对象之前,还包括:根据服务等级协议SLA为所述大规模集群中的管理对象确定所述多个服务等级。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SLA为所述大规模集群中的管理对象确定多个服务等级之后,还包括:确定所述多个服务等级中第一服务等级的目标性能;所述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目标性能,包括:将所述第一服务等级的目标性能确定为所述至少一个管理对象的目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21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