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2632.9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71;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9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可移动的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早期,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卡连接器直接安装在一电路板,当需要放置一电子卡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中时,先将电子设备的外壳拆除,再将所述电子卡放置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中,而有些电子设备如移动手机的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安装在电池的下方,则需先将移动手机的外壳拆除,再将电池取出,才可以将所述电子卡放置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中,如此取放拆除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麻烦。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电子设备简便化发展趋势,业界出现了另一种抽屉式卡连接器,其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一遮蔽壳体遮罩于所述绝缘本体外,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遮蔽壳体二者共同配合形成一收容空间,一滑动座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以及一退出机构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其可使得所述滑动座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前后滑移,所述退出机构进一步具有分别单独设置的一弹出元件、一枢转元件以及一推杆,所述弹出元件和所述枢转元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所述弹性元件至少部分显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并弹性抵住所述滑动座,所述枢转元件设有一退出部和一顶出部,所述推杆前后向的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所述推杆的后端抵接所述顶出部,所述推杆的前端延伸至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
电子设备的一侧设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连通外界的一开口,上述抽屉式卡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当消费者需要将所述电子卡放置于所述抽屉式卡连接器内时,不用拆除电子设备的外壳,直接通过一工具进入所述开口抵顶所述推杆的前端,通过推杆的前端带动所述推杆的后端去向后抵顶所述顶出部,使得所述顶出部带动所述退出部旋转抵顶所述滑动座向前移动,同时,所述弹出元件对所述滑动座施加一向前的推力,令所述滑动座向外退出,再将所述电子卡放置于所述滑动座内,最后将所述滑动座再向后推入所述收容空间内直至定位。
虽然上述抽屉式卡连接器退出功能简便,可以解决之前所述电子卡连接器拆取麻烦的问题,但不适应当今社会电子设备微型化且低成本的发展趋势,因为所述退出机构包括三个单独的所述弹出元件、所述枢转元件以及所述推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端和一侧,占用了所述绝缘本体较多的空间,不利于所述抽屉式卡连接器微型化。另外,制造和组装的工序均复杂,增加了制造的成本,未能达到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卡连接器,以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和组装简便,且低成本的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收容定位于所述本体,多个所述端子分别对应具有多个接触部;一壳体遮罩于所述本体,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一插接空间,所述插接空间沿所述本体呈前后方向设置,且具有一插接口位于所述本体的前端;一卡座定位于所述插接空间,所述卡座具有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插接空间相互连通,多个所述接触部显现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卡座可于所述插接空间前后移动,且所述卡座具有一配合部;一调整部件,所述调整部件具有一定位部用以将所述调整部件定位于所述卡连接器的前端,一作动部对应所述配合部设置,以及一操作部,当操作所述操作部时,以所述定位部为轴心,可令所述作动部直接带动所述配合部,使得所述卡座朝所述插接口向前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至少一固定部,所述定位部定位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基部,至少一上挡止部和至少一下挡止部分别自所述基部延伸,所述上挡止部和所述下挡止部之间形成一间隙供所述定位部穿设,且所述上挡止部和所述下挡止部分别挡止所述定位部向上和向下过度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后挡止部,所述后挡止部挡止所述定位部向后过度位移。所述后挡止部是自所述基部铆压形成。进一步包括一侧挡止部连接所述下挡止部和所述基部,所述侧挡止部挡止所述定位部侧向过度位移。所述侧挡止部与所述调整部件的侧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后挡止部,所述后挡止部和所述侧挡止部成角度设置。所述下挡止部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挡止部两侧,两个所述侧挡止部分别连接所述基部,两个所述侧挡止部和一个所述后挡止部大致呈三角形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止部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所述下挡止部自所述基部向下弯折延伸。所述间隙为所述上挡止部和所述下挡止部二者撕裂形成。所述上挡止部与所述基部共面。所述下挡止部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上挡止部两侧,且两个所述下挡止部位于同一个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杰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2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