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2712.4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6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L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胡丽萍 |
地址: | 2001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状态 信息 测量 参考 信号 发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空间复用的方式使用多根天线来获取更高的速率。相对于一般的空间复用方法,一种增强的技术是:接收端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给发送端,发送端根据获得的信道状态信息使用一些对发射信号的预编码技术,极大的提高传输性能。
发送端发送预定义的导频信号,其中,导频信号的端口数等于数据发送的端口数,接收端基于发送端发送的预定义导频信号,进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测量,其中,CSI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or,RI),以及预编码矩阵类型指示(Precoding Type Indicator,PTI)等等。
为了获得更高的小区平均频谱效率及提高小区边缘的覆盖,高级长期演进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在现有的LTE系统的基础上,下行支持最多8根天线,并且在码本反馈方面提出了一些反馈增强的技术,主要是增强码本的反馈精度。对于需要反馈信道状态信息的一个子带或者多个联合子带,用户设备(UE)向基站反馈两个PMI,分别为PMI1和PMI2,其中,PMI1对应一个码本C1中的码字W1,PMI2对应另一个码本C2中的码字W2。
基站端有与用户设备端相同的C1和C2的信息,收到PMI1和PMI2后,从对应的码本C1和C2中找到对应的码字W1和W2,获得一个虚拟的码字W对应的码本。在具体的实现时,可定义对应不同Rank的子码本如下(此处仅以Rank1和Rank2为例进行举例):
表1.Rank 1码本
表2.Rank 2码本
上述的双码本结构用另一种表达形式时:W=W1*W2,这里W1是一个块对角阵,W1==[X 0;0 X],X为32个4天线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波束组成的波束空间,W1为32个波束空间中的相邻四个波束形成的某个波束组,Rank1,2下W1有16个可选择的波束组,W2用于选择W代表的波束组中的某个具体波束并进行两个极化方向的相位旋转。
随着技术发展,天线规模会从8扩展到16,32,64甚至上百,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相应的CSI测量和反馈复杂度也相应增大。如果仍然沿用之前的CSI测量导频设计方法,测量导频开销将随着天线规模的增大线性成倍增长。如当前LTE系统中的4端口CSI-RS资源设计中,每个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中,每端口的CSI-RS占居1或2个资源单元,当天线规模增大到几十甚至上百时,每PRB内的CSI-RS所占用的资源单元数目将尤其庞大,从而导致实际可用于数据传输的有效资源单元数目太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配置信息和配置的N个参考信号端口的参考信号;
基于所述配置的N个参考信号端口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其中,N>=6,所述N个参考信号端口由M组参考信号端口组成,M>=1;
其中,所述基于配置的N个参考信号端口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状态信息CSI测量,包括:分别对所述M组参考信号端口中每组端口的参考信号进行CSI测量,得到M个第一预编码矩阵,即Wi,其中i=1,2,…,M;根据所述第一预编码矩阵得到第二预编码矩阵W:根据所述第二预编码矩阵得到信道质量指示CQI。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27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