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频激活有源标签的防冲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4948.1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金巍;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网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频 激活 有源 标签 冲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特别是指一种标签识别系统和一种有源标签发送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解决标签的功耗和使用寿命问题,本领域一方面将电池集成到标签中,增加标签的能源储备,另一方面,努力降低标签的功耗,先后提出了标签按照固定周期进行定时通信的方法,低频激活器激活标签的数据发送的方法等。在标签按照固定周期进行定时通信的方法中,标签一般至少有2个状态,即休眠和激活,在该方法中,标签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由休眠状态唤醒,转变到激活状态,在短暂的数据收发之后,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在低频激活器激活标签的数据发送的方法中,标签默认处于休眠状态,仅当收到激活信号后,才由休眠状态转变到激活状态,在激活状态收发完数据后,又转入休眠状态,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约能耗。
然而,不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由于所有标签共享同一个无线信道,因此,均存在同一时刻多个被激活标签使用同一信道收发数据,从而造成冲突的情况。冲突会造成标签数据收发失败。在典型的场景中,例如是标签发送数据失败,标签阅读器无法识别标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识别系统、和一种标签发送数据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标签发送数据的冲突、显著提高标签识别率。
本发明的标签识别系统,包括标签,阅读器和激活器;其特征在于:
激活器用于周期性地发送低频激活信号;
标签为有源标签,其内配置有标签ID,数据最优发送次数值TxNumBest,标签系统时钟和定时器;标签系统时钟向标签提供标签系统时间;标签执行以下步骤:
S2、上电初始化;
S31、标签睡眠;
S32、标签判断是否收到低频激活信号;当未收到低频激活信号时,标签继续睡眠;当收到低频激活信号时,标签转入步骤S41;
S41、标签将自身ID和标签被激活时的标签系统时间作为种子,产生标签开始发送数据的随机时间序列;该随机时间序列包括TxNumBest个时刻值,用于指示有源标签将同一帧数据TxNumBest次重复发送的各次开始时间;
S42、令变量SxNum=1;重置定时器;
S43、标签睡眠,但保留定时器处于工作状态;
S44、判断定时器时间是否等于随机时间序列值中的某一个;若否,则执行S43,若是,则执行步骤S45;
S45、标签进入激活状态,通过高频信号发送数据帧;
S46、SxNum递增1;
S47、判断SxNum是否大于TxNumBest,若是,则返回到步骤S31,否则返回到步骤S43;
阅读器接收标签通过高频信号发送的数据帧,并进行冲突检测;若未发现冲突,则通过数据帧进行标签识别。
本发明的有源标签发送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置标签的最优发送次数TxNumBest;
S2、上电初始化标签;
S31、标签睡眠;
S32、标签判断是否收到低频激活信号;当未收到低频激活信号时,标签继续睡眠;当收到低频激活信号时,标签转入步骤S41;
S41、标签将自身ID和标签被激活时的标签系统时间作为种子,产生标签开始发送数据的随机时间序列;该随机时间序列包括TxNumBest个时刻值,用于指示有源标签将同一帧数据TxNumBest次重复发送的各次开始时间;
S42、标签初始化变量SxNum=1,标签重置定时器;
S43、标签睡眠,但保留定时器处于工作状态;
S44、判断定时器时间是否等于随机时间序列值中的某一个;若否,则执行S43,若是,则执行步骤S45;
S45、标签进入激活状态,通过高频信号发送数据帧;
S46、SxNum递增1;
S47、判断SxNum是否大于TxNumBest,若是,则返回到步骤S31,否则返回到步骤S43。
本发明通过数据从标签向阅读器的单向发送,而无需阅读器向标签反馈信息,大大减低了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复杂度和标签识别延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网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网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4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