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5394.7 | 申请日: | 2013-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7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祝慧;唐程光;王香廷;葛广凯;朱纪成;王韬;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20;B62D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汽车驾驶室的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门槛是连接侧围下部与地板总成的结构件。当驾驶室受到侧面碰撞时,门槛需要承受很大作用力,防止驾驶室侧面变形,对保护乘员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为了保证驾驶室满足可靠性和承载性要求,门槛需要将地板所承受的力有效的传递出去,从而能保证车身不会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而引起驾驶室开裂。
现有车身结构,门槛连接地板与侧围前立柱、中立柱总成,与侧围后立柱没有连接,导致在侧面碰撞时,车体下部的力无法通过门槛得到有效的传递,侧围变形严重,影响乘员安全。
现有车身门槛梁大多设计成封闭式“口”型空腔结构,存在门槛的刚度不足,其抗弯扭性能不满足要求的缺陷。若通过在门槛内部整段增加加强板,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弯扭刚度,但车辆却达不到轻量化目标,影响燃油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受力能力更好的汽车驾驶室,同时满足抗侧面碰撞、地板受力传递和轻量化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驾驶室,包括:门槛总成,所述门槛总成由内门槛本体和外加强板焊接形成“口”型空腔结构;侧围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具有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地板总成,所述地板总成包括前地板钣金、后地板钣金、连接所述前地板钣金和后地板钣金的中横梁、焊接在所述前地板钣金前端的前横梁、焊接在所述后地板钣金后端的后横梁;所述门槛总成焊接连接所述地板总成,所述门槛总成在对应所述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位置处与所述侧围总成焊接连接;在所述内门槛本体上,对应所述中立柱的位置焊接有前地板加强梁,在所述前地板加强梁后方焊接有后地板加强梁;所述前地板加强梁与所述中横梁焊接连接,所述后地板加强梁与所述后地板钣金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内门槛本体由前段和后段焊接形成,在焊接位置处设置有中立柱连接板,所述中立柱连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后段后端焊接有后立柱连接板,所述后立柱连接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前段、所述后段和所述中立柱连接板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外加强板由前加强板和后加强板焊接形成,在朝向所述空腔一侧,对应于所述中立柱位置设置有Z形加强板。
优选地,在所述外加强板上朝向所述空腔一侧,对应于所述前立柱位置设置有前端加强板。
优选地,在所述前段朝向所述空腔一侧,设置有槽型支架。
优选地,所述Z形加强板成对设置形成第二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前端加强板成对设置形成第一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槽型支架成对设置形成第三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门槛总成焊接连接所述地板总成的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且焊接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前立柱、所述中立柱和所述后立柱。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门槛总成采用“口”型空腔结构,保持了轻量化,同时门槛总成与侧围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均存在焊接连接,而且在与中立柱焊接的位置处的前地板加强梁与中横梁焊接连接,而其后方的后地板加强梁与后地板钣金焊接连接,因此在门槛总成的长度方向上,中立柱位置处的强度最高,而在临近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位置处强度相对较低,在侧面碰撞时,一方面中立柱的变形量被减小,另一方面力会沿着门槛总成向着前、后方传递,经由后地板加强梁分散到地板钣金上,降低了车体变形开裂的风险,同时保护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地板受到的力能够通过门槛总成传递至前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再向着车身上部传递。
进一步地,由于门槛总成一般较长,所以内门槛本体由前段和后段焊接形成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就内门槛本体本身来说两段的焊接处强度最强,在该位置处设置中立柱连接板,中立柱连接板本身也能够起到加强板作用,同时中立柱连接板具有较大的宽度有利于吸收侧向碰撞力。
进一步地,后立柱连接板具有最大宽度,有利于行驶过程中地板受到的力的分散传递。
进一步地,外加强板采用两段式焊接结构及中间的Z形加强板也起到了使得门槛总成在中立柱处强度最高的作用。
进一步地,前端加强板和槽型支架均能够起到提高薄弱处强度的作用,同时不会造成门槛总成质量的显著提高。
进一步地,本发明在特定位置采用了盒形结构不仅起到了薄弱位置的加强作用,还有利于侧向碰撞力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且不会显著提高门槛总成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53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剪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牛角水口的进胶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