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运输重物的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56047.6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盛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江北臻和设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9 | 分类号: | E04F11/09;B62B3/02;B62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运输 重物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运输重物的楼梯,具体是一种能够实现滑梯和阶梯转换的楼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家庭在建造楼梯时一般采用的都是阶梯,因为阶梯便于人行走。但是如果要搬运重物时,阶梯状的楼梯就不能使用推车搬运,必须人力搬抬,而且在搬抬过程中相当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运输重物的楼梯,这种楼梯能够实现滑梯和阶梯的转换,使得楼梯一般情况下为阶梯,在需要搬运重物时能够转换为滑梯,使得重物能够装在推车上进行推送,方便搬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方便运输重物的楼梯,包括若干阶梯,若干所述阶梯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成角度大于等于90度,每个所述阶梯根据所述第一表面两侧的中点连线与所述第二表面两侧的中点连线所在的平面分割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个所述阶梯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转动连接,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中点,所述阶梯侧面设置有拨杆。这种楼梯在一般情况下为阶梯方便人行走,当需要搬运重物时,所述第一部分翻转,楼梯变成滑梯,人们可将重物放在推车上,轻松的用推车顺着滑梯将重物搬运上楼。并且借助特定的推车以达到车行走经过的始终是滑梯而人行走的始终是阶梯,使得搬运重物更加方便安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这种楼梯在一般情况下为阶梯方便人行走,当需要搬运重物时,所述第一部分翻转,楼梯变成滑梯,人们可将重物放在推车上,轻松的用推车顺着滑梯将重物搬运上楼。并且借助特定的推车以达到车行走经过的始终是滑梯而人行走的始终是阶梯,使得搬运重物更加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楼梯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方便运输重物的楼梯,包括若干阶梯1,若干所述阶梯1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所成角度大于等于90度,每个所述阶梯1根据所述第一表面11两侧的中点连线与所述第二表面12两侧的中点连线所在的平面分割成第一部分2和第二部分3,每个所述阶梯1的所述第一部分2与所述第二部分3转动连接,转动点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1中点,所述阶梯1侧面设置有拨杆4。通过拨杆4拨动能够将阶梯转换成滑梯,使得推车可以直接从楼梯上下,方便搬运重物。
由于将阶梯变成滑梯之后,人在滑梯上推车行走也不方便,因此配备有专用的推车,包括车体5,所述车体5上设置有车轮6,把手7,所述车轮6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拨杆4配合的第一转轮81和第二转轮91,所述第一转轴8通过链条和齿轮传动与所述车轮6反向转动,所述第二转轴9通过链条传动与所述车轮6同向转动,所述第一转轴8和所述第二转轴9均设置有上下调节机构(图上未示出)。
这种推车在平地上时,调节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将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上移,防止转轮与地面接触,当推车推到上述楼梯上时,调节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将第一转轴8和第二转轴9下移,使得第一转轮8和第二转轮9在楼梯的侧面低于楼梯的上表面,第一转轮81、第二转轮91与所述第一部分2上的拨杆4配合,当推车向上推行时第一转轮81拨动第一部分2上的拨杆4,第一部分2向上翻转形成滑梯,在车持续前进的过程中第一转轮81与第二转轮9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转轮91与拨杆4配合将第一部分2翻转回来重新变成阶梯。类似的在推车推下楼时,第一转轮81拨动第一部分2上的拨杆4,第一部分2向上翻转形成滑梯,在车持续前进的过程中第一转轮81与第二转轮91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二转轮91与拨杆4配合将第一部分2翻转回来重新变成阶梯,使得人在将这种推车推上这种楼梯时车轮滚过的始终是滑梯,而人行走的始终是阶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江北臻和设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江北臻和设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6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外墙保温装饰板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阳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