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6332.8 | 申请日: | 2013-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何赛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赛赛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咬合 睡眠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睡眠辅具,具体指一种可以降低打鼾的睡眠辅助器。
背景技术
打鼾为一种低频且音亮起伏不定的噪音,是一种恼人且扰人的事,不利于睡眠品质。打鼾发生原因主要是睡眠时,上呼吸道一些可松塌构造主要为悬壅垂、软颚、扁桃腺前后弓、舌根等,随著呼吸位置改变所致。
打轩的声音主要包含有“吸气共鸣声”、“呼出气爆声”两种,前者是人在仰卧睡觉时,由于舌头受地心引力作用的影响而向身体后方移动,使得口腔咽喉部位的直径变小,口腔咽喉部位的肌肉如软颚等因气流的影响而发出的共鸣声;后者是人在仰睡状态下,软颚松塌且受重力影响而阻塞上呼吸道,造成原本应从鼻腔呼出的气体被迫聚积于口腔,并在口腔内气压过大时突破紧闭的双唇所产生的气爆声。
目前市面上虽有许多用以改善”吸气共鸣声”之产品,例如下颚前置器,即利用牙科方法制作的矫正器,使下颚咬在向前伸的位置,以避免共鸣声的产生。然而,目前市面上没有用于改善“呼出气爆声”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可以降低打鼾,提高睡眠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包括空软管,中空软管分有前段和后段,其中前段放置在人体口腔内壁与牙齿之间,且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后段穿过口腔外,并具有至少一个出气口,中空软管的前段具有自表面凹入的环形咬合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操作简便,可以降低打鼾,提高睡眠质量,成本低,加工方便,使用简便,大大降低了对他人的睡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本发明提供请一种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如图1所示,一种环形咬合槽睡眠辅助器10,包括中空软管12,且该中空软管12区分有前段121与一后段122,前段121管径并以大于后段122管径的方式制作。中空软管12在其前段121的侧壁上设有数个进气口123,在端面处设有一开口124;中空软管12另在其后段122的端面处设有出气口125,睡眠辅助器的中空软管更具有一环形的咬合槽32,该咬合槽32自前段表面凹入形成,且邻近后段。咬合槽32作用在于方便使用者闭合的双唇恰含抵该处,可防范睡眠辅助器滑入口腔内。
使用时将中空软管12前段121放置在人体口腔内壁与牙齿之间,置于舌腹下方且靠近舌根处;中空软管12后段122则自双唇之间穿出口腔外,夹放在嘴角处。聚积在口腔内的空气将循进气口123和开口124进入中空软管12,并从该出气口125导引至口腔外,解决因软颚松塌而阻塞上呼吸道,造成口腔内气压过大时突破紧闭的双唇所产生“呼出气爆声”而引起鼾声雷作的困扰。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睡眠辅助器,睡眠辅助器中空软管具有一弯设段位于前段与后段之间,该弯设段具有固定的弯角,促使该前段与后段呈夹合对应于口腔的内外侧,具有稳固睡眠辅助器的效果。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中睡眠辅助器的中空软管更具有一挡片,该挡片位于前段与后段之间,使用时,利用挡片抵于双唇表面以防范睡眠辅助器滑入口腔内。
本发明可以,缓解因为打鼾造成的鼻塞、憋气,患者容易在睡眠中别憋醒,出现烦躁、白天精神不振、嗜睡、易疲劳等情形,中老年患者甚至还会伴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等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赛赛,未经何赛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6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眼科手术用角膜保护镜
- 下一篇:小鼠烫伤模型的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