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56391.5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明;史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芯之铠光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结构 及其 加工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电子散热产品中的高效热传导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及其加工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薄型热管主要应用在导热空间狭小的工况,较典型的应用于笔记本散热模组中,所以要求热管越来越薄,同时随着平板电脑和一体机的发展,薄板热管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增大。
现有薄型热管大部分是通过将普通热管进行压扁获得,其内部毛细结构和普通热管的毛细结构种类相同,同样有烧结型、沟槽型、金属丝网型等几大类。但是目前这些类型的薄型热管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加工要求精度较高,而成品率较低;压扁工序的进行时会破坏原有的毛细结构,或是在毛细结构精度较差的情况下,使得毛细结构压合在一起,影响薄型热管的性能;由于顾及内部毛细结构的破坏,所以压扁程度受到限制,就难以获得更薄的热管,不利于终端产品的改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及其加工制作方法,从而精确控制薄型热管的厚度,保留所谓毛细结构的完整性即为下面所提到的金属薄片通槽,提高整个薄型热管的生产合格率和产品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其包括金属壳体、金属薄片和通槽;
所述金属壳体内部为中空的腔室;
至少设有一金属薄片置于该金属壳体内部的腔室中且与金属壳体配合紧贴其内壁,所述金属薄片上至少开有两条交错延伸的通槽。
进一步,所述金属壳体构成的空间为密闭且其截面为矩形结构。
进一步,一个以上的所述金属薄片均交错搭接且其对应的通槽构成流动通道。
进一步,所述金属壳体的腔室内充有可受热成为蒸汽的液体。
一种薄型热管结构的加工制作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
备有一两端为开口的金属壳体和带有通槽的金属薄片;
金属薄片置于金属壳体内部,且金属薄片一端与金属壳体的一端密封固接;
通过金属薄片的另一端对金属壳体内部真空处理并注入工作介质;
对金属壳体的另一端进行密封,使得整个金属壳体形成密闭腔体;
对密闭的金属壳体进行压扁处理。
进一步,一个以上的所述金属薄片均交错搭接且其对应的通槽构成流动通道且同时固接于金属薄片的一端。
进一步,金属薄片一端与金属壳体的一端密封且通过冷焊的方法进行固接,并通过氩弧焊接进行再次固接。
进一步,金属壳体的另一端的密封是通过冷焊和氩弧焊接的方法。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薄型热管的厚度可通过金属薄片数的多少来控制,控制精度较高,因此有利于薄型热管尺寸结构参数的控制,降低薄型热管的加工难度。
2、金属薄片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随意通过调整置于金属壳体内部的金属薄片的数量来调整叠加在一起的金属薄片的总厚度,从而调整整个薄型热管的厚度,也为实现更薄的热管提供了可能。
3、薄型热管的管壁压扁贴合金属薄片的过程,不用破坏通槽和形成的流动通道的结构,保证了其完整性,对提高薄型热管的性能起到积极作用。
4、采用的制作方法适合所提出的薄型热管的结构,流程简便且操作性强,大大节约了生产薄型热管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鱼骨型金属薄片搭接示意图;
图2是圆形金属薄片搭接示意图;
图3是菱形金属薄片搭接示意图;
图4是菱形金属薄片和金属壳体内部的搭接分解图;
图5是菱形金属薄片与金属壳体内部的组合图;
图6是薄型热管结构加工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中:
1、金属壳体 2、金属薄片 3、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薄型热管结构,其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薄片2和通槽3;
所述金属壳体1构成密闭空间且其截面为矩形结构;
所述金属壳体内部为中空的腔室,其腔室内充有受热成为蒸汽的液体;
至少设有一金属薄片2置于该金属壳体1内部的腔室中且与金属壳体配合紧贴其内壁,所述金属薄片上至少开有两条交错延伸的通槽3,而一个以上的所述金属薄片2均交错搭接且其对应的通槽3构成流动通道;
金属壳体内还充有工作介质,该工作介质为受热成为蒸汽的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芯之铠光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芯之铠光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56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