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0107.7 | 申请日: | 2013-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珂;梁腾波;王丽晓;冯上武;刘博见;李剑锋;陈义伟;刘登科;苏士程;刘灏强;申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珂;梁腾波;王丽晓;冯上武;刘博见;李剑锋;陈义伟;刘登科;苏士程;刘灏强;申航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土豆渣与水混合液进行分离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行业经常会遇到将固液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的程序,比如将土豆渣与水或者豆腐渣与水等的混合物分离开来。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滤布包裹混合物,然后人工或者利用一些工具对滤布进行挤压,使其中的水分渗出;中国专利201020118663.0 公开了一种过滤器,包括制有把手的过滤器圈框以及固定在过滤器圈框上的围成圆锥形状的滤布,过滤器圈框由内圈框和包扎在内圈框外圆周面的外圈框组成,滤布的上端边沿被夹紧固定在内圈框和外圈框之间。把手与外圈框连成一个整体注塑而成,的滤布被夹紧固定在过滤器圈框的下半部,本设计的滤布没有支撑装置,过滤时容易造成滤布破损,而且不能连续进行过滤,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器,利用离心作用,能够将固液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尤其适用于将渣类固体与水的混合液进行分离,连续性强,节省劳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分离装置以及通过皮带与分离装置连动的电动机,所述分离装置呈锥形,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分离装置下方的基座和设置在分离装置上方的扣盖,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架、围合在支架上的锥形筛以及夹设在支架和锥形筛之间的滤布,所述锥形筛通过轴承与外壳相连,所述分离装置的小端设置有进料口和皮带轮,基座内部分为出渣槽和出液槽,出渣槽位于分离装置大端出口的前下方,出液槽位于分离装置正下方,出液槽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出渣槽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呈长方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锥形筛的大端和小端与外壳的接合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溢液口通过导液管与储液桶相连通,所述出渣槽内壁上设有转动式的拨渣片,出渣口下方设置有储渣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作用,能够将固液混合物进行有效分离,尤其适用于将渣类固体与水的混合液进行分离,而且防止滤布破损,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中:1、基座 2、皮带轮 3、进料口 4、轴承 5、锥形筛 6、滤布 7、支架 8、溢液口 9、出渣口 10、扣盖 11、出液槽 12、出渣槽 13、拨渣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同时参看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分离装置以及通过皮带与分离装置连动的电动机,所述分离装置呈锥形,所述外壳包括设置在分离装置下方的基座1和设置在分离装置上方的扣盖10,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支架7、围合在支架7上的锥形筛5以及夹设在支架7和锥形筛5之间的滤布6,所述锥形筛5通过轴承4与外壳相连,所述分离装置的小端设置有进料口3和皮带轮2,基座1内部分为出渣槽12和出液槽11,出渣槽12位于分离装置大端出口的前下方,出液槽11位于分离装置正下方,出液槽11侧壁上设置有溢液口8,出渣槽12侧壁上设置有出渣口9,外壳呈长方体形,所述轴承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锥形筛5的大端和小端与外壳的接合处,溢液口8通过导液管与储液桶相连通,所述出渣槽12内壁上设有转动式的拨渣片13,出渣口9下方设置有储渣桶。拨渣片13为手动或电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分离的固液混合物从进料口3进入,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分离装置进行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经过滤布6和锥形筛5渗出到出液槽11中并从溢液口8流出,最终通过导液管流入储液桶储存起来,固体则从分离装置的大端出口甩出,落入下方的出渣槽12,在拨渣片13的拨动下从出渣口9出来并进入储渣桶。由于滤布6有支架7和锥形筛5的支撑,所以能够有效防止破损,分离开的液体和固体自动导出,工作的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大量劳动力。
上述描述仅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提出,不作为对其技术方案本身的单一限制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珂;梁腾波;王丽晓;冯上武;刘博见;李剑锋;陈义伟;刘登科;苏士程;刘灏强;申航,未经王珂;梁腾波;王丽晓;冯上武;刘博见;李剑锋;陈义伟;刘登科;苏士程;刘灏强;申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0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条式玻璃升降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备非晶态透明氧化锌薄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