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0389.0 | 申请日: | 2013-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徐立山;高建国;张覆昊;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lf 钢包 精炼炉 电极 事故 夹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属于LF钢包精炼炉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LF钢包精炼炉生产过程中,使用石墨电极对钢水进行升温处理。石墨电极受到电磁力、机械应力、电极内部的热应力以及突然的外力作用时,易在电极夹持器下石墨电极柱的最高接头处,或石墨电极与电极夹持器的连接位置发生高位断裂。在LF炉处理过程中发生石墨电极高位断裂后,需及时用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将钢水包内的石墨电极吊到钢水包外。从使用效果看,目前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存在以下不足:
1、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仅有单个夹钳夹紧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由于断裂后的石墨电极长度不同、浸泡在钢水包内的角度不同、裸露面积不同,使用目前有单个夹钳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装置夹紧断裂的电极时,易出现夹钳两侧电极重量不平衡现象,造成吊起后的电极发生脱落再次落入到钢水包中或落在吊运路线上,造成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失败。
2、使用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装置夹紧、吊出断裂的石墨电极前,电极事故夹钳的夹头位置需穿过钢水包内的渣层后才能夹紧断裂的电极,因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装置为常温,与钢水包内的炉渣接触后,炉渣受到冷却会在电极事故夹钳的夹头表面位置凝固,凝固后的炉渣使电极事故夹钳夹头表面光滑,会降低断裂后的电极与电极事故夹钳夹头之间的摩擦力,将会降低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的成功率。反复多次使用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进行吊出断裂的石墨电极操作,会加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会造成钢水碳含量增高、温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以有效提高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的成功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钢水的增碳量和温降,减少连铸机非计划停浇和钢水回炉事故的发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它由吊环、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夹钳组成组成,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为直的长圆钢杆,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平行水平上下放置,夹钳为相同的两个,分别连接在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的两端,两个夹钳平面平行相对,两个夹钳的钳口在同一轴线上,每个夹钳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吊环固定在上连接杆的中心点位置。
上述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所述每个夹钳由左连接板、右连接板、左夹板、右夹板组成,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上端有相同孔径的轴孔,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上端轴孔重叠与上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下端通过转轴分别与左夹板、右夹板的上端连接,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中部有相同孔径的轴孔,左夹板和右夹板交叉后中部轴孔重叠与下连接杆一端转动连接,左夹板、右夹板的下部有相对的弧形锯齿夹头。
上述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所述每个夹钳的弧形锯齿夹头的锯齿均匀分布在弧形夹头上且与弧形夹头为一体,锯齿的的高度为10-20mm,锯齿底端的弧形长度为10-15mm,锯齿大小一致。
上述改进的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所述每个夹钳的同侧的左夹板、右夹板上分别有牵引孔,两个牵引孔分别在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中部转轴上下两侧对称分布,牵引孔的内径为15-40mm,两个牵引孔的连线与夹钳的中心线平行,两个牵引孔之间穿有连接铁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上、下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夹钳装置,保证了LF钢包精炼炉电极事故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时电极重量分配到两个夹钳上,避免发生一个夹钳夹紧时的重量不平衡状态,可有效提高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的成功率;两个夹钳的弧形锯齿夹头增加了夹钳与高位断裂电极间的摩擦力,可避免石墨电极滑脱,提高夹紧、吊起的成功率;在连接杆两侧的夹钳上的牵引孔可控制每个夹钳的开口角度,也会提高夹钳夹紧、吊起发生高位断裂的石墨电极的成功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吊环1、上连接杆2、下连接杆3、左连接板4、右连接板5、左夹板6、右夹板7、牵引孔8、弧形锯齿夹头9、石墨电极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吊环1、上连接杆2、下连接杆3和两个夹钳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0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