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016.5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次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士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18/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心 线圈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绕线机是变压器、电感、磁卡等线圈生产中的专用设备,在绕制空心线圈时,模芯与靠模配合,电机控制旋转进行线圈的绕制。空心线圈是由特制的热熔铜线通过加热棒的热风加热模芯使铜线成形于模芯上,空心线圈在张力和热风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空心线圈绕制完成后模芯与靠模分离,空心线圈的下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现有的自动绕线设备,在绕制空心线圈时空心线圈的下料都是采用简单的气吹或软刷从模芯上取下,这样取下的空心线圈都变形严重而使生产出的空心线圈报废,或因外观要求增加后道整形工序,因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好的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已经是自动绕线设备生产空心线圈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该机构与绕线模组件配合使用,绕线模组件包括左模头、模芯、气缸和凸轮压块,凸轮压块和模芯均与气缸配合连接,空心线圈由凸轮压块压在左模头上,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吸盘板模、真空气管接头、导杆螺钉、连接轴、吸盘压簧、直线轴承和直线轴承座,吸盘板模与空心线圈配合一侧的四周均设置有真空吸气小孔,真空气管接头、导杆螺钉和连接轴设置在吸盘板模的另一侧,直线轴承座滑动设置在导杆螺钉上,直线轴承座内设置直线轴承,直线轴承通过连接杆与吸盘板模相连,连接杆上套接设置吸盘压簧。
所述的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气小孔至少设置8个。
所述的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气管接头连接气源。
所述的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轴承座作为机械手的夹持部位。
本实用新型吸盘板模与导杆螺钉、连接轴通过吸盘压簧、直线轴承配合实现吸盘板模与绕线模组件的模芯弹性配合取料,确保在取料时空心线圈不变形,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盘板模与空心线圈配合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绕线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绕线模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盘板模,2-真空气管接头,3-导杆螺钉,4-连接轴,5-吸盘压簧,6-直线轴承,7-直线轴承座,8-真空吸气小孔,9-左模头,10-空心线圈,11-模芯,12-凸轮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空心线圈自动下料的机构,该机构与绕线模组件配合使用,绕线模组件包括左模头9、模芯11、气缸和凸轮压块12,凸轮压块12和模芯11均与气缸配合连接,空心线圈10由凸轮压块12压在左模头9上;该机构包括吸盘板模1、真空气管接头2、导杆螺钉3、连接轴4、吸盘压簧5、直线轴承6和直线轴承座7,吸盘板模1与空心线圈10配合一侧的四周均设置有真空吸气小孔8,真空吸气小孔8至少设置8个,真空气管接头2、导杆螺钉3和连接轴4设置在吸盘板模1的另一侧,真空气管接头2连接气源,直线轴承座7滑动设置在导杆螺钉3上,直线轴承座7作为机械手的夹持部位,直线轴承座7内设置直线轴承6,直线轴承6通过连接杆与吸盘板模1相连,连接杆上套接设置吸盘压簧5,吸盘压簧5在吸盘板模与绕线模组件接触时起到柔性缓冲作用,进而实现吸盘板模与绕线模组件的模芯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绕线模组件配合下料过程如下:
空心线圈在绕线模组件上绕制完成后,吸盘板模被驱动靠近绕线模组件,吸盘板模与导杆螺钉、连接轴通过吸盘压簧、直线轴承配合实现吸盘板模与绕线模组件的模芯弹性接触,绕线模组件的凸轮压块在气缸的作用下放开空心线圈,同时模芯在气缸的作用下从左模头端面退缩,吸盘板模上的真空吸气小孔打开,将空心线圈吸牢,将吸盘板模移开,空心线圈被平整的从绕线模组件上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士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士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0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