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297.4 | 申请日: | 201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吴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手球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挡手球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
换挡手球是汽车上用于手握换挡的机构。
参见图1,现有技术中,换挡杆1和手球2之间采用螺钉3连接,存在装配效率低,特别是对一些要后装手球的车型存在操作难度较大的缺陷。
同时,由于某些车型设计定义将P挡解锁功能集成在换挡手球上,导致手球同换挡杆之间的配合关系同时要考虑整个仪表台的装配顺序及装配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图2所示,换挡护套要求同仪表板上盖作为一个整件,在装配时需将换挡杆从护套中间穿过来,最后安装手球;因手球集成P挡解锁功能不能做成螺接结构,护套同手球的装配也很难处理,经常会影响外观。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挡杆和手球之间采用螺钉连接,存在装配效率低,特别是对一些要后装手球的车型存在操作难度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包括换挡杆、手球,所述手球包含手握端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端部设置插孔,所述换挡杆卡合在插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孔内设置卡珠,所述换挡杆通过卡珠卡合在插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换挡杆的侧面设置凸起部分,所述换档杆通过凸起部分卡合在插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起部分为圆环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起部分为圆环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手球和换挡杆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提高了装配效率;在插孔内部设置卡珠、在换挡杆的侧面设置凸出部分,使手球和换挡杆更容易卡合在一起,而且达到牢固连接的效果,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球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护套和手球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参见图3,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包括用于换挡的换挡杆1、 用于手握的手球2,手球2包含手握端21和连接端22,连接端22的端部设置插孔4,换挡杆1卡合在插孔4内,从而提高装配的效率。
插孔4内设置卡珠41,换挡杆1通过卡珠41卡合在插孔4内,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
换挡杆1的侧面设置凸起部分11,换档杆1通过凸起部分11和插孔4内的卡珠41卡合在插孔4内,达到牢固连接的目的。
凸起部分11为圆环状,使换挡杆1可以从任意角度放入插孔4内,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换挡手球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2手球和换挡杆1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提高了装配效率;在插孔4内部设置卡珠41、在换挡杆1的侧面设置凸出部分11,使手球2和换挡杆1更容易卡合在一起,而且达到牢固连接的效果,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2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液压换向变速执行机构
- 下一篇:一种盘车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