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477.2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依福;赖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依福 |
主分类号: | D04B27/34 | 分类号: | D04B2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12 福建省长乐***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梳栉经编机 分体 牵拉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
背景技术
多梳栉经编机在正常运行时,坯布不断地在成圈区域形成,因此就必须有一套专门的机构把形成的坯布不断地从成圈区域牵拉出来,这一套机构称为牵拉机构。牵拉坯布时的牵拉速度和牵拉辊的平稳性对坯布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多梳栉经编机牵拉机构中牵拉座都是直接安装在多梳栉经编机的机体上,这样牵拉座会随着机体的振动而振动,牵拉座的振动带动了牵拉辊的振动。牵拉辊的振动增加了原本机体的振动负荷,这样经编机的振动更大了。振动加大,机台就不能有效运行。
对于宽幅多梳栉经编机,其采用的牵拉辊跨度大,其中间存在挠度,为了不影响起正常的牵拉功能。在宽幅多梳栉经编机中的各牵拉辊上设置至少一个中支座,以解决所述牵拉辊的挠度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牵拉辊与中支座之间为轴承连接,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轴承往往被毛纱所缠绕,从而导致轴承失油并污染织物,给清理维护工作带来了不便。若维护工作不及时,则会导致轴承因严重失油而损坏,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多梳栉经编机的织物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保证了牵拉织物的平稳运行。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包括经编机机体、右牵拉座、左牵拉座、主动牵拉辊、压辊、被动牵拉辊、过布辊。所述的右牵拉座与左牵拉座脱离经编机机体,通过螺栓与地面紧固。所述的主动牵拉辊、压辊、被动牵拉辊、过布辊均安装在左、右牵拉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了在主动牵拉辊与被动牵拉辊的同一端安装有主动链轮、被动链轮。主动牵拉辊上装有伺服电机与减速器装置,主动牵拉辊上由伺服电机与减速器带动转动。主动牵拉辊同时通过主动链轮、被动链轮、与链条来带动被动牵拉辊做同方向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了独立于经编机机体安装在右牵拉座、左牵拉座上的主动牵拉辊、压辊、被动牵拉辊和过布辊均是完整的牵拉辊,中间无支座支撑。
本方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其中右牵拉座、左牵拉座是与多梳栉经编机机体相分离,通过固定螺栓与地面紧固。这样就避免了多梳栉经编机运行过程中振动对牵拉机构造成影响,改善了宽幅多梳栉经编机中牵拉辊的挠度问题 。宽幅多梳栉经编机中使用了整轴式的牵拉辊,致使牵拉辊中间无需再用中支座来支撑了。本发明实现了牵拉机构在编织过程的平稳匀速牵拉,保证了布面的平整整洁,提高了经编牵拉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经编机的开机率,生产方面也保证了质量、产量双量提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体牵拉机构安装右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体牵拉机构牵拉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分体牵拉机构幅宽方向示意图
图4为图3 A处圈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多梳栉经编机机体 2—成圈部件 3—织物 4—主动牵拉辊 5—压辊 6—被动牵拉辊 7—过布辊 8-1—右牵拉座 8-2—左牵拉座 9—固定螺栓 10—主动链轮 11—链条 12—被动链轮 13—伺服电机与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右牵拉座(8-1)、左牵拉座(8-2)均与经编机机体(1)相分离,并通过固定螺栓(9)固定安装在经编机机体(1)两端位置的地面上。这样牵拉机构就可避开多梳栉经编机机体振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可平稳进行工作。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一种多梳栉经编机的分体牵拉机构,主动牵拉辊(4)、压辊(5)、被动牵拉辊(6)、和过布辊(7)均安装在右牵拉座(8-1)、左牵拉座(8-2)上。主动牵拉辊(4)、被动牵拉辊(6)同一端的位置上装有主动链轮(10)、被动链轮(12),主动链轮(10)与被动链轮(12)之间通过链条(11)相连接传动。主动牵拉辊上(4)装有伺服电机与减速器(13)传动装置,并由该装置(13)带动转动。同时,主动牵拉辊(4)通过主动链轮(10)、被动链轮(12)和链条(11)带动被动牵拉辊(6)做同方向转动。其中,伺服电机与减速器(13)的转速是根据开机速度与编织密度来设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依福,未经郑依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膜卸载装置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电池离线式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