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扬程铅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1639.2 | 申请日: | 201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广;邓昌良;黄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鸿飞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044;F04D29/04;F04D29/20;F04D29/22;F04D29/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泵,特别是一种铅冶炼厂和铅制品厂的用于溶化液态铅输送的具有8米-16米扬程的高扬程铅泵。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铅冶炼技术的发展,从国外引进了多种直接炼铅工艺,对工艺设备的布局也要求更高,所以在装备方面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基夫赛特工艺中,就有对基夫赛特炉泵入底铅的条件,通常这种工况的要求就是将600℃左右的融化铅液泵送8米以上,流量至少60t/h。
现有的国产铅泵是达不到新的工况要求的,只能达到3米左右的扬程。且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太差。进口铅泵的价格太高,供货周期也很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传统铅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融化铅液泵送8米以上甚至16米的高扬程铅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高扬程铅泵,电机安装在机架上,由电机驱动的泵轴一端装有叶轮,叶轮安装在由上泵壳、下泵壳构成的泵壳内,泵壳外接出铅管,泵轴靠电机的一段安装于机架上的轴承盒中,靠泵壳的一段安装于机架上的轴套中。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电机与泵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泵轴通过平键及盖型螺母安装固定叶轮。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叶轮为半开式结构。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上泵壳上开有迷宫密封槽。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泵轴与轴套的单边间隙为0.5mm。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铅管为多节结构,节与节之间通过管接头联接。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叶轮的叶片数量为8片。
本实用新型高扬程铅泵实现了输送液态铅扬程高达8米甚至16米,泵壳与泵轴实现了密封,是一种效率高、能耗低、运行稳定可靠的铅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泵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联轴器2、支撑座3、轴承盒4、机架5、轴套6、上泵壳7、下泵壳8、莲蓬头9、叶轮10、泵轴11、出铅管12、迷宫密封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扬程铅泵,它的电机1安装在机架5上,由电机1驱动的泵轴11通过平键及盖型螺母安装固定叶轮10,电机1与泵轴11之间通过联轴器2连接,叶轮10为半开式结构,叶片数量为8片,叶轮10安装在由上泵壳7、下泵壳8构成的泵壳内,泵壳为分半式数控加工件,保证泵壳流道的精度与光洁度,泵运行平稳,流体阻力小。所述的上泵壳7上开有迷宫密封槽13,泵壳外接出铅管12,所述出铅管12为多节结构,节与节之间通过管接头联接;泵轴11靠电机1的一段安装于机架5上的轴承盒4中,泵轴11靠轴承盒4内的一对圆锥滚子轴承约束,靠泵壳的一段安装于机架5上的轴套6中,泵轴11与轴套6的单边间隙为0.5mm。
本实用新型铅泵的工作状态是垂直插入铅锅,铅液面需要没过泵壳,铅泵底架保持基本水平。电机接通电源后,电机的动力通过联轴器传递给泵轴,泵轴靠轴承盒约束,泵轴带动叶轮快速转动。叶片促使铅液也跟着快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汇入泵壳内腔,从泵壳出口流向出铅管,泵内的铅液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真空区域外的铅液通过自重进入真空区。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就可以实现铅液的连续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鸿飞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鸿飞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1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式散热横梁
- 下一篇:一种平板式吸油烟机的电机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