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3445.6 | 申请日: | 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9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贺雷;丁士君;冯自霞;王宝齐;陈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变 传感器 安装 辅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试验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高应变检测作为现场确定桩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以其便捷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现阶段,许多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工程桩施工阶段,以高应变作为检测手段取代静载荷试验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已成为一种趋势。
进行高应变检测时,需要安装力传感器和加速度(速度)传感器,传感器安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应变信号采集的好坏。传感器安装过程中,需先在桩身上对称打磨好两个安装平面,每个平面上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和一个加速度(速度)传感器,按照传感器安装孔间距(力传感器和加速度(速度)传感器之间也要保持一定间距)用冲击钻钻孔,在孔内安装膨胀螺丝,高应变检测时力传感器和加速度(速度)传感器通过膨胀螺丝紧贴桩面安装。能否控制好安装平面的平整度以及膨胀螺丝安装孔的垂直度和间距直接影响到传感器安装的好坏,而传感器安装的好坏又是决定能否获得高质量的高应变检测信号的重要保证。
现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利用打磨机打磨安装平面,利用肉眼观测打磨面的平整度,但仅凭肉眼很难看出安装平面是否平整。利用冲击钻钻膨胀螺丝安装孔时,很多时候也不能完全打垂直,从而造成膨胀螺丝安装时不完全垂直。由于力传感器两孔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故当力传感器安装时,如果传感器四脚所贴桩身处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膨胀螺丝歪斜,则会导致张紧膨胀螺丝时,力传感器提前受压(或受拉),甚至被压坏(或拉坏),严重影响了高应变采集信号的质量。而重新返工打磨安装平面或重新钻膨胀螺丝安装孔都十分麻烦,严重影响了试验检测的进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用于提高高应变试验检测过程中传感器的安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包括:
正交互连的纵向一字形部和横向一字形部;
所述纵向一字形部包括:可沿纵向伸缩的纵向刚性伸缩尺,所述纵向刚性伸缩尺的一端连接一连接件,另一端连接开设有第一开孔的第一传感器钻孔扶正块,所述第一开孔与预定的力传感器侧的膨胀螺丝安装孔匹配;
所述横向一字形部包括:可沿横向伸缩的横向刚性伸缩尺,所述横向刚性伸缩尺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连接开设有第二开孔的第二传感器钻孔扶正块,所述第二开孔与预定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的安装孔匹配;
纵向水准气泡部,设于所述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上与所述纵向一字形部平行的部位,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所在平面的实时纵向垂直状态;
横向水准气泡部,设于所述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上与所述横向一字形部平行的部位,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开孔和所述第二开孔所在平面的实时横向水平状态。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进行高应变检测的钻孔施工,可有效保证安装平面的平整度、待钻孔间距的精确性和/或钻孔的垂直度,进而提高了高应变传感器的安装效率,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高应变传感器安装辅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刚性伸缩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纵向刚性伸缩尺; 2-横向刚性伸缩尺; 3-横向水准气泡部;
4-纵向水准气泡部; 5-第一传感器钻孔扶正块; 51-第一开孔;
6-第二传感器钻孔扶正块; 61-第二开孔; 7-连接件;
81-内尺; 82-外尺; 84-定位螺丝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3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光的LED射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山机车的移动语音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