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盘装线缆用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4382.6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许贵强;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6 | 分类号: | B66C1/5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赵敏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用吊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盘装线缆用吊具。
背景技术
随着线缆的品种规格不断开发,一盘线缆的重量从十几公斤增加到四十几公斤,若仍然采用人工装箱的方法,工人的劳动强度就变得很大,因此,依靠吊具起吊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现有大多数吊具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人为操作实现吊具与缆芯的装配和拆卸,但是受生产车间场地限制,需要将箱体堆垛处理,当线缆吊高放好后,人工操作将吊具从缆芯上去掉,这无疑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加上堆垛的高度,操作也不方便,吊装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装线缆用吊具,用以解决现有吊具在吊装完毕后,需要人工操作将吊具从盘装线缆中取出而造成的操作麻烦、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盘装线缆用吊具,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芯轴以及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套设于芯轴上的套筒,套筒上铰接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内外摆动的涨开片,各涨开片具有内翻的合拢位和外翻的涨开位,且各涨开片的靠近其铰接轴的一端分别固设有压接头,各压接头具有沿各自对应涨开片的铰接轴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压接面;所述芯轴上设有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上、下顶压头,下顶压头沿芯轴轴向导向移动装配在芯轴上,芯轴与下顶压头之间设有对下顶压头施加向上作用力的第一弹性件,所述下顶压头具有在套筒相对芯轴下移时与弧形压接面转动摩擦配合以对各涨开片施加由合拢位转至涨开位的作用力的下顶压面,上顶压头具有在套筒相对芯轴上移时与所述压接面转动摩擦配合以对各涨开片施加由涨开位转至合拢位的作用力的上顶压面,所述芯轴与套筒之间设有对套筒施加向上作用力和/或对芯轴施加向下作用力的第二弹性件。
所述上顶压头为凸面朝下的半球头结构,所述上顶压面为上顶压头的凸球面,所述下顶压头为凸面朝上的半球头结构,所述下顶压面为下顶压头的凸球面。
所述套筒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在涨开片处于合拢位时供各涨开片分别进入的容纳槽,各容纳槽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贯穿套筒的下端面,各涨开片分别通过各自对应容纳槽的两个槽壁之间连接的铰接轴铰接在套筒上。
所述下顶压头通过与芯轴下端同轴固连的导向螺栓导向移动装配在芯轴上,导向螺栓的末端固定在芯轴的下端面上,下顶压头套设于导向螺栓上。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于导向螺栓上的小压簧,小压簧的一端与下顶压头的截面顶接、另一端与导向螺栓的螺帽顶接。
所述芯轴为上小下大的阶梯轴,芯轴的大直径段与套筒导向移动配合,所述套筒的上端固定有压板,压板具有供芯轴的小直径段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套设在芯轴小直径段上的大压簧,大压簧的一端与压板的下端面顶接、另一端与芯轴的台阶面顶接。
所述压板的上方设有用于驱动套筒下移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芯轴上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拐臂轴以及装配在拐臂轴上的拐臂,拐臂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与压板的上端面顶压配合的施力结构,拐臂与芯轴之间还连接有使拐臂复位的第三弹性件。
所述施力结构为转动装配在拐臂动力输出端的滚轮,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拐臂轴的轴线平行。
所述第三弹性件为连接在拐臂的动力输入段与芯轴之间的拉簧。
采用上述结构的盘装线缆用吊具,由于各涨开片铰接在套筒上,同时具有合拢位和涨开位,正常状态下,在第一、第二弹性件以及上、下顶压面的共同作用下,各涨开片始终维持在合拢位,便于套筒能够插入盘装线缆的盘芯中;而当芯轴不动、套筒发生下移的动作,依靠下顶压面与压接面的摩擦配合使涨开片逐渐涨开,同时下顶压头的下移为各压接头的内翻提供相应的空间,各涨开片便能顺利涨开,涨开后的涨开片在上顶压头和下顶压头的共同挡止作用下能够承载盘装线缆,即可实现起吊;当起吊完毕后,芯轴下移,在第一、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分别使下顶压头和套筒复位,同时依靠上顶压面与压接面的摩擦配合时涨开片也复位,各涨开片便自动回到合拢位,使套筒能够从盘装线缆的缆芯中拔出。以上起吊过程中,只需在起吊之前将对套筒施加下移作用力,以使各涨开片涨开挂住盘装线缆,而在起吊完毕后,吊具能够自动复位,并从盘装线缆中拔出,省去了起吊完毕后的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吊装效率。
进一步的,在套筒的槽壁上开设供各涨开片分别进入的容纳槽,避免了涨开片对套筒外径的影响,而且不影响吊具在正常状态下的外观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驱动机构的拐臂采用杠杆原理,以较小的力便能实现套筒的下移,进一步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最大涨开位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43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计数打火机
- 下一篇:一种小型手持式太阳能电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