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5868.1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杨晔隽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化学物理反应中使用的分流装置,特别是一种气液混合中分流均匀效果好的分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反应器一般采用罐体使用管道收尾连接,通过在罐体内部添加混匀设备或者填料实现液体充分反应。但是,这样的结构设计忽视了最初始的液体物料进入的第一步混合,在通过后期混合,效果就会相对较差。因此有必要在气液混合反应器中加入前置的分流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流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器,包括喇叭形的壳体,壳体小口一端为物料进口,壳体大口一端为物料出口,在壳体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喇叭形分流层;壳体小口横截面上,壳体与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与任意两个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且等于最内侧分流层小口的面积;壳体大口横截面上,壳体与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与任意两个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且等于最内侧分流层大口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分流层为两层或三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喇叭形的壳体以及喇叭形分流层的横截面为圆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流器,特别适合于气液混合体的混匀,本实用新型在进料口的位置设置了等面积的分流层,能够实现前置的气液均匀混合,减少了后续反应的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流器大口部分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流器,包括喇叭形的壳体1,壳体小口1a一端为物料进口,壳体大口1b一端为物料出口,箭头方向为物料流向,在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喇叭形分流层2。如图2所示,壳体大口1b横截面上,壳体1与分流层2之间的横截面面积S3与两个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S2相等且等于最内侧分流层大口的面积S1。所述喇叭形的壳体以及喇叭形分流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壳体小口横截面上,壳体与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与任意两个分流层之间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且等于最内侧分流层小口的面积(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中,单独使用分流器时,所述壳体与分流层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应用方式,如图3所示,气体物料和液体物料通过文丘里混合器进入管道,由管道连通本实施例的喇叭形的壳体1的壳体小口1a,从壳体大口1b流出,经过分流层2的分流,完成了初步的气液混合,之后进入反应罐内,进行管道反应。分流器的小口与输送管道连接,大口与反应罐罐体连接,再经由后方的管道反应器进行反应,最终从反应器的物料出口流出。
通过加装本实施例的分流器,可以使得反应更加均匀,反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效果显著,且改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流器,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5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合金模具的螺套
- 下一篇:摩托艇舷外机飞轮的轴套与缸体的连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