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6789.2 | 申请日: | 201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军;李海滨;田守东;刘绍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2 | 分类号: | H05K7/1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晓波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摄像头 模组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具体涉及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固定结构。
如今,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记录身边画面以及随时随地进行视频通信等需求,这些便携式移动终端都会内置有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通常具有一个设有图像传感器Sensor的基座Holder以及用于连接主板信号采集模块的接口电路板PCB,二者通过可绕性印刷电路板FPC连接。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通常夹设在该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后盖与主机结构件之间,在后盖的对应部位上设有与图像传感器Sensor的镜头相对应的窗口,以实现获取外界的影像。
现有摄像头模组的固定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将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后盖内表面紧贴在基座的后侧面上,使基座挤靠在后盖与主机结构件之间进行固定。由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后盖通常为薄壁结构,而窗口部位又是整个后盖的薄弱部位,因此,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后盖具有较厚的整体厚度,既浪费了材料,又增加了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整机重量。
(2)为了克服上述固定方式产生的缺陷,目前大多数的超薄型便携式移动终端采用了薄壁加强式后盖结构对摄像头模组的基座进行固定,具体作法是:在后盖内表面的窗口周围凸设压紧部,压紧部可以采用圆环结构或矩形框结构,压紧部挤靠在基座的后侧面上将其紧紧地夹在后盖与主机结构件之间。这种设计,利用压紧部提高了后盖上窗口部位的刚度,可以防止窗口部位变形,保证后盖外表面的平整度,进而可以降低后盖的主体厚度。
如今,轻薄化是便携式移动终端发展的趋势,显然,上述摄像头模组的第(1)种固定方式不符合这种发展趋势;上述第(2)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降低后盖的主体厚度,但是由于压紧部抵靠在基座的后侧面上,后盖的内表面与基座的后侧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等于压紧部的厚度),因此,上述第(2)种方式实际上并没有降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而且这种方式也无法进一步降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模组的固定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整机厚度。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在摄像头模组的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夹持部,利用相对挤压夹持部的方式对基座进行固定,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摄像头模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设有图像传感器的基座,所述第一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基座的槽位,所述第二构件自后向前扣合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上,且所述第二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图像传感器相对应的窗口;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夹持部,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位,所述第二构件上设有第二卡位,通过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夹持所述夹持部将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槽位内。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为凸设在所述基座外侧壁上的凸棱,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凸棱沿前后方向进出所述槽位的滑槽,所述第一卡位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第一卡位凸设在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条形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第一卡位凸设在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卡位和所述第二卡位与所述条形槽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端面低于所述基座的外侧面或者与所述基座的外侧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固定结构,包括摄像头模组和第一构件,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设有图像传感器的基座,所述第一构件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基座的槽位;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位,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夹设在所述第一卡位与电子设备的第二构件之间的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为凸设在所述基座外侧壁上的凸棱,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所述凸棱沿前后方向进出所述槽位的滑槽,所述第一卡位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条形槽内,所述第一卡位凸设在所述槽位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卡位与所述条形槽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6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