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无菌穿耳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006983.0 申请日: 2013-01-08
公开(公告)号: CN203122482U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发明(设计)人: 蒋品 申请(专利权)人: 蒋品
主分类号: A61B17/00 分类号: A61B17/00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胡山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次性 无菌 穿耳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无菌穿耳器。

背景技术

随着美容时尚越来越成为生活的重要元素的时候,穿耳洞及其他人体穿刺,对于很多时尚女性和部分男性来说,是一件常有的事情。穿耳洞作为一项人体侵入性操作,如果使用不洁器械,就有可能使人感染肝炎、爱滋病等疾病。穿耳洞和爱滋病,原本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可现在很多无痛穿耳的小摊点,其使用的器具,根本没有经过彻底消毒,顶多用酒精简单处理一下。就算躲过了发炎、败血症破伤风,可感染爱滋病、肝炎等病毒的风险及大,那就不再是痛与不同的问题了。因此安全卫生、健康穿刺,成为人们最求时尚同时最为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穿耳方法除传统的老法外主要有,“耳钉枪”子弹穿孔法:此法操作简便,使用较为普片,缺点是消毒不严易发生感染,器械均非一次性的,每次都是重复使用容易发生血压病的交叉感染。 而且耳钉都是采用铜合金或其他合金,几乎半数以上那个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而且铜铁合金制品植入有些人体后,影响穿刺部位的新组织的生长,延长愈合时间。由于金属制品的金属离子可作为一种抗原,使局部产生过敏反应,出现局部还会有红肿液体渗出。具临床观察,摘掉耳钉后红肿消退渗出停止,过一段时问,再戴上耳钉时又会重新出现红肿,液体渗出,这是另外一种对金属离子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激光穿孔法:用激光光束穿透耳垂。局部会有不同程度的烧灼感、易红肿、有分泌物。此法较为先进,但成本较高,且必须要到医院 由激光操作医师可以才进行。还有就是外科穿孔法:此法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选好穿刺点部位,局部消毒 并在耳垂注射局部麻醉药,使用外科手术设备穿孔。

现已公开的专利“86203265.2穿耳器”所展示的穿耳器,外观为镊子状的夹具,耳钉开槽回钩式引线方法。主要是通过螺钉压迫肌肉组织减少疼痛为主要目的,但操作的时间需要3分针,也需要专业的医生护士操作,此法仅限于医院,不便于流行大众普及。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各种穿耳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结构精巧,既能操作方便,又是无菌安全,还能满足时尚个性人群的健康安全需求,而且价格低廉能普及大众的一次性无菌穿耳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次性无菌穿耳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一次性无菌穿耳器,包括一个带有韧性的塑料U型夹,塑料U型夹一端设有一导管槽,导管槽内设有一个塑料的推杆,在推杆上设计有两个薄薄的塑料翅膀,导管槽装有尖头的不锈钢耳钉,所述的塑料U型夹另一端设有耳钉座,所述的U型夹的长度为45mm,厚度为10-12mm高度40mm,可闭合式设计,直径4.5-4.2mm,内装长度为15-17mm的推杆。

在本实用新型中,不锈钢耳钉采用圆柱型帽头直径3.5-4mm,长12mm,下部为尖针设计,距针尖2mm位置设计环形卡槽,以备卡住耳钉座或者耳钉扣,耳钉座设计为中间半圆凹槽,以备耳针迅速准确的完成扣住的动作,减少使用者的疼痛感。

在本实用新型中,塑料推杆,全长15-17mm,顶部有圆帽的手柄便于手指按压,距顶部5-7mm位置设计一对厚0.2-0.4mm的塑料波薄片,下部较粗,设计直径4.2mm,以利于用力按压手柄时,塑料薄片立即断裂,推杆也在将耳钉打入耳朵后卡在圆柱形导管槽内,无法取出,实现一次性,保证产品不再能二次使用。

一次性无菌穿耳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及其结构功能:

首先用酒精棉对穿刺部位消毒,然后手握穿耳器,用大拇指要压在推杆的上端(圆帽部分), 将U型夹缺口对准穿刺部位。

对准需要穿孔的位置后,用大拇指轻轻压下塑料推杆,使得U型塑料体合拢(塑料的有一定的韧性)。

大拇指稍作加力,这时推杆两侧的小卡簧(两个塑料薄片)会自然断裂,推杆就会将耳针突然穿透需要穿刺的部位,耳钉也将准确的固定在耳钉座上(中间设计为2mm的半圆凹状),由于推杆设计为下端比上端稍大一点(4.2mm直径)可有效将推杆卡在管槽内,实现整个器具无法二次使用。

用手扶住耳钉头和耳钉座,将U型塑料体轻轻向外推(耳钉座位于U形夹的卡槽内,有一定的摩擦力不至于容易掉出来,当稍用力取下U型塑料体时,很轻松) ,取下U型夹;不锈钢耳钉,上面是圆柱型的,当蓝色的塑料推杆小卡簧(塑料薄片)断裂时就将全部的压力作用在圆柱形的耳钉帽上,并穿透穿刺部位(软骨)准确的钉在U型夹底座的耳钉座上;耳针前部是尖的,有利于快速穿透穿刺部位(软骨),耳针前部有一个卡槽,当耳针穿过后钉在耳钉扣上,耳钉则稳稳的将耳钉扣戴上了(即一次性将穿耳和带扣成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品,未经蒋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6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