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冷型减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143.6 | 申请日: | 201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昌;罗晓溪;张福海;刘娜;回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冷型减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浇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心冷型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冷型在离心机转动时发生振动,给离心轧辊产品带来组织偏析和裂纹等负面影响。为了提高轧辊产品的质量,改善离心冷型的制造质量、提高冷型各部位加工尺寸精度,减轻与消除冷型在离心机上的振动是十分必要的。研究发现,新冷型在经历一次产品生产浇注后,由于热作用与机械作用,冷型各部位尺寸精度会发生微观改变,使冷型再次上离心机时,表现振动明显加剧,离心冷型减振对稳定离心轧辊质量生产意义重大。
离心冷型可能引起振动的原因有:离心机装配精度、离心冷型回转体重力偏心、离心机托轮与冷型是否完全接触滚动等。常规离心冷型设计与加工,仅考虑了加工精度与回转体重力偏心问题,未考虑离心冷型使用一次以后热变形的影响。
由于离心冷型在离心机上滚动时间较长,与离心机托轮接触的外圆轨道会不同程度出现磨损,脱落的碎屑会在挡台与离心机托轮接触的根部尖角处逐渐形成凸台,该凸台的形成加上离心冷型在离心机上不可避免存在轴向左右窜动,是引起冷型振动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冷型减振结构,消除离心冷型热变形的影响,使离心机托轮与离心冷型连续接触,减轻或消除离心冷型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离心冷型减振结构,包括外圆滚道,外圆滚道的外侧设有挡台,所述挡台根部设有环槽,环槽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边一长h1=1.0~1.5mm,直边二长h2=8~12mm,直边一位于挡台根部延伸处,斜边为环槽槽底。
所述斜边与外圆滚道连接处设有半径5~6mm的倒圆R。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消除了离心冷型热变形的影响,使离心机托轮与离心冷型能保持连续接触,确保离心冷型在任何工况条件下都能与离心机托轮完全接触滚动,离心冷型在离心机上高速转动振幅降低率可达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圆滚道 2-挡台 3-环槽 4-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离心冷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圆滚道1,外圆滚道1的外侧设有挡台2,挡台2根部设有环槽3,环槽3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直边一长h1=1.0~1.5mm,直边二长h2=8~12mm,直边一位于挡台根部延伸处,斜边为环槽槽底。斜边与外圆滚道连接处设有半径5~6mm的倒圆R。改善托轮4与冷型的外圆滚道1的连续接触。
设计时,离心机托轮辊面硬度为42~48HSD,离心冷型外圆轨道硬度为28~35HSD。这样当离心冷型与离心机托轮一旦接触发生相对滑动时,离心冷型首先发生磨损,从而保护离心机托轮不受伤害,保证托轮尺寸精度。
通过振动对比检测表明,常规设计冷型的振幅为3.8~4.7mm/s;改进后的实测振幅2.2~2.7 mm/s。
另外,当离心冷型与托轮转动出现的相对摩擦磨损时,脱落的碎屑会滚动滞留在环槽内,不会粘附在托论或转动轨道的接触表面,从而消除了因脱落的碎屑粘附托轮或轨道表面而产生的二次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