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渐进箱式给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7598.8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富闽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5/02 | 分类号: | B28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进 箱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进箱式给料机。
背景技术
制砖过程中,进料尤为重要,不仅是泥料的成分和混合程度,同时,泥料的进给速度也影响砖的质量,人们希望进料是间歇式分批进料,以便前方工序能够顺利完成,市面上的制砖机械进料装备多为直接输送带进料,不考虑其进料速度,同时泥料混合也不均匀。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构简单、间歇进给的渐进箱式给料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进箱式给料机,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方设置一泥料槽,所述泥料槽内设置有多个搅拌轴,所述泥料槽侧面通过纵向槽钢与底座连接,所述输送带进料端的辊轮两端设置有横向调节座,所述输送带进料端的辊轮一端设置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与搅拌轴连接,以实现输送带间歇移动,机构紧凑且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调节座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侧的座体,所述座体之间设置有座板,所述座板中部通过轴承与辊轮连接,所述座体两端横向设置有两段相互配合的螺杆,以实现调节辊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曲柄机构包括设置在泥料槽侧面的圆盘,所述圆盘外缘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进料端辊轮同轴设置有棘轮,所述辊轮的中心轴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铰接有与棘轮配合的推板,推板可推动棘轮转动,从而带动辊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槽钢中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侧设置有多个滚动轴,以便支撑上侧输送带及其承载的泥料。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径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可对泥料进一步的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泥料槽进料端内壁倾斜,便于进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进料合理,混合充分,成砖质量佳,适合用于大批量制砖自动化生产,实现间歇性进料,并且多次搅拌混合泥料,确保泥料混合程度较高,同时,整体机构简单,易于制造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辊轮,3-槽钢,4-输送带,5-支撑杆,6-棘轮,7-推板,8-第二连杆,9-第一连杆,10-圆盘,11-搅拌轴,12-泥料槽,13-滚动轴,14-座板,15-座体,16-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渐进箱式给料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设置有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上方设置一泥料槽12,所述泥料槽内设置有多个搅拌轴11,所述泥料槽12侧面通过纵向槽钢3与底座1连接,所述输送带4进料端的辊轮2两端设置有横向调节座,所述输送带4进料端的辊轮2一端设置有曲柄机构,所述曲柄机构与搅拌轴11连接,以实现输送带4间歇移动,机构紧凑且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调节座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侧的座体15,所述座体15之间设置有座板14,所述座板14中部通过轴承与辊轮2连接,所述座体15两端横向设置有两段相互配合的螺杆16,以实现调节辊轮2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曲柄机构包括设置在泥料槽12侧面的圆盘10,所述圆盘10外缘铰接有第一连杆9,所述进料端辊轮2同轴设置有棘轮6,所述辊轮2的中心轴铰接有第二连杆8,所述第一连杆9与第二连杆8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中部铰接有与棘轮6配合的推板7,推板7可推动棘轮6转动,从而带动辊轮2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槽钢3中部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上侧设置有多个滚动轴13,以便支撑上侧输送带4及其承载的泥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11径向设置有多个搅拌叶,可对泥料本实施例中搅拌。
本实施例中,所述泥料槽12进料端内壁倾斜,便于进料。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泥料从倾斜的泥料槽12进料端滑入,掉落在输送带4上,在搅拌轴11的作用下进一步混合,同时,右端的搅拌轴11带动圆盘10转动,带动其边缘铰接的第一连杆9,第一连杆9反复推动第二连杆8做左右摇摆运动,当第二连杆8向右运动时,其中部铰接的推板7推动棘轮6转动若干角度,当第二连杆8向左运动时,推板7则沿着棘轮6表面向左运动,棘轮6不转动,由于棘轮6和辊轮2同轴,便可在运动时驱动输送带4移动,泥料不断的重复间歇性的移动,直至从出料端掉落;在此过程中,调节座体15两端的螺杆16实现进料端辊轮2左右移动,以便调节输送带4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富闽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富闽通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7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木共挤型材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调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