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器安装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001.1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贾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00 | 分类号: | B62D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器 安装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转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转向器安装衬套。
背景技术
转向器总成与副车架的连接和安装方式对于转向系统的性能特性具有重要影响。使用安装衬套进行转向器固定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形式。传统的安装衬套部件由内筒1和减振橡胶2组成。减振橡胶2包括1个径向减振橡胶体2b和两个轴向减振橡胶体2a。其缺点是:一方面,由于径向减振橡胶体2b周向均布硫化在内筒外表面,减振圆周径向一致;不能实现理想的减振效果:在水平的X-X方向希望具有相对较小的系统刚度;在铅垂的Y-Y方向具有较大的系统刚度,从而使得转向系统可以尽可能的把路面状况反馈给驾驶者,但又不能过渡的影响驾驶者。
另一方面,由于具有两个轴向减振橡胶体2a,当安装衬套压入转向器壳体时,需要一侧的轴向减振橡胶体2a绕W方向变形至容胀槽2c压装通过,压装后再变形回弹完成装配;装配对于工艺过程包括压入速度、压入时安装衬套表面涂抹润滑油均有较高要求,在压装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安装衬套轴向减振橡胶体2a部位在压入转向器壳体时易被”啃伤”;由于加工公差以及橡胶性能的原因, 安装衬套轴向减振橡胶体2a回弹力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转向器总成齿条轴线位置在安装面方向产生位置偏差,影响整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轮胎侧向力分布,严重时可能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安装衬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振圆周径向一致;不能实现理想的减振效果,一侧的轴向减振橡胶体在压入转向器壳体时易被”啃伤”;压装后轴向减振橡胶体回弹力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转向器总成齿条轴线位置在安装面方向产生位置偏差,影响整车在运动过程中的轮胎侧向力分布,严重时造成轮胎的异常磨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转向器安装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安装衬套单体,安装衬套单体包括内筒和减振橡胶;安装衬套单体的内筒由低碳钢材质组成,减振橡胶硫化在内筒外表面上,减振橡胶包括1个轴向减振橡胶体和 1个径向减振橡胶体;轴向减振橡胶体和径向减振橡胶体之间具有容胀槽;径向减振橡胶体在铅垂的Y-Y方向橡胶表面连续,径向减振橡胶体在水平的X-X方向橡胶表面为两侧凹陷、中间圆柱状突起支撑。
装配时,使用压装设备把两个安装衬套单体对称同时压入转向器壳体衬套孔,安装衬套单体轴向减振橡胶体不需要经过压缩变形装配进壳体安装孔中,轴向减振橡胶体部位被”啃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水平的X-X方向中间突出的圆柱状橡胶表面更容易在水平的X-X方向获得稳定的静态刚度,此结构使铅垂的Y-Y方向具有较大系统刚度而X-X方向具有相对较小系统刚度;使得转向系统可尽可能把路面状况反馈给驾驶者,又不影响驾驶者;由两个对称的安装衬套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在装配到转向器壳体时可以大大降低安装衬套被“啃伤”的几率,同时安装衬套在安装孔轴线方向位置压入高度容易控制;安装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现有安装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衬套E-E剖面示图;
图中:1内筒、2减振橡胶、2a轴向减振橡胶体、2b径向减振橡胶体、2c容胀槽、2d圆柱状突起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转向器安装衬套包括两个上下对称的安装衬套单体,安装衬套单体包括内筒1和减振橡胶2;安装衬套单体的内筒1由低碳钢材质组成,减振橡胶2硫化在内筒1外表面上,减振橡胶2包括1个轴向减振橡胶体2a和 1个径向减振橡胶体2b;轴向减振橡胶体2a和径向减振橡胶体2b之间具有容胀槽2c;径向减振橡胶体1b在铅垂的Y-Y方向橡胶表面连续,径向减振橡胶体1b在水平的X-X方向橡胶表面为两侧凹陷、中间圆柱状突起支撑2d。
如图2所示:装配时,使用压装设备把两个安装衬套单体对称同时压入转向器壳体衬套孔,安装衬套单体轴向减振橡胶体2a不需要经过压缩变形装配进壳体安装孔中,轴向减振橡胶体2a部位被”啃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未经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光洋转向装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0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具前照式与背照式的影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边缘破裂的影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