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402.7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远升;刘辉;杜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宇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锂离子电池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锂离子电池商品化以来,锂离子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高电压、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已成为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之一。
在进行本实用新型研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锂离子制造企业在锂离子电池成品销售过程中还经常遇到锂离子电池微短路的情况,导致电池的电压不足,甚至造成电池短路,给用户的应用感受以及企业的质量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应用该夹具有利于有效检出锂离子电池或者锂离子电芯的微短路,提高微短路的检出率。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包括:底板、第一固定立板、第二固定立板、活动立板、驱动装置,
所述底板、第一固定立板、第二固定立板、活动立板均为导电体,
所述第一固定立板、第二固定立板、活动立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垂直,位于所述底板的顶面,
所述第一固定立板、活动立板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立板相互正交连接,所述活动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立板呈水平正对;
在所述活动立板上与所述第一固定立板相背的背面上还连接有驱动装 置,所述活动立板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所垂直于所述第一固定立板的方向上水平移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板上与所述活动立板相对的表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点,和/或,
在所述活动立板上与所述第一固定立板相对的表面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点。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固定立板的所述凸点与所述活动立板上的所述凸点位置相互正对。
可选地,各所述凸点的大小、凸起高度分别相同。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气杆,各所述气缸上分别设置有气管接口,所述气管接口可通过外接气管与外部的气泵连接;
所述气杆与所述活动立板的背面相互垂直。
可选地,所述气缸为设置有两个相互连接的气腔的双体气缸,在每一气腔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气杆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本实施例的夹具的活动立板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第一固定立板侧活动垂直活动,故在进行锂离子电池或电芯进行微短路测试过程中被充分挤压,有利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在对锂离子电池或者电芯微短路测试时电池或电芯的被挤压程度不够而导致部分微短路未被检出的情况。
另外,采用本实施例的夹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个电池分别测试的技术方案,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还进一步有利于电池或者电芯的批量测试,且有利于提高测试的效率以及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适用于锂离子电池及电芯测试的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板:101;第一固定立板:102;第二固定立板:103;
活动立板:104;驱动装置:105;气缸:1051;
气杆:1052;气管接口:10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锂离子电池的短路、微短路是困扰制造厂商的一大问题。
电池短路主要是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接触造成,其原因比较复杂:
一方面是制造过程原因,电极的表面有毛刺,刺破了隔膜引起正负极短路,或者是制造的时候工艺不当造成;
另一方面是使用过程造成,电池过热,隔膜融化造成的短路。
而电池的微短路的情况更加复杂,且不易于被检出,主要是电池的极板毛刺造成,特别是在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金属锂的结晶形成树枝状的结晶产生极板毛刺而容易造成微短路,严重的造成大短路。微电路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造成电压不足,给应用带来极大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宇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宇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膝盖线圈组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调制双稳态随机共振原理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