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用隔震橡胶垫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494.9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王秀兰;邓志坤;胡宗相;张兴超;魏方震;肖光昕;罗生举;郭桂林;吉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史玫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用隔震 橡胶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结构用隔振橡胶垫块。
背景技术
为降低地震时桥梁外围结构对桥梁主梁的冲击力,如图1所示,在桥梁主梁2与其外围混凝土挡块1之间加垫橡胶垫块3,通过橡胶垫块3与挡块1的相互作用消耗一部分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桥梁主梁2所受的外来冲击力,实现减震目的。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橡胶垫块3为实心结构,其减震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桥梁用隔震橡胶垫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用隔震橡胶垫块包括一橡胶块,该橡胶块的内部而非表面有多个空心室。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为:
所述橡胶块的内部而非表面有多个阵列式分布的空心室。
所述的橡胶块上设有外围挡块接触面和桥梁主梁接触面,所述的外围挡块接触面为平面,所述的桥梁主梁接触面为凸弧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特点:
(1)在橡胶垫块的中部均匀排列若干独立、大小相同或不同的空心室,该多个独立的空腔在工作时有助于减少震动的传递和冲击,且多个空腔分散式分布,这样可以分散外来冲击力,不会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2)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垫块与普通橡胶垫块相比,在相同的撞击作用下发生的位移小,承受的横向作用大,从而使抗震效果较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橡胶垫块具有较高的抗撞击能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隔振橡胶垫块在桥梁结构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震橡胶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橡胶垫块为一橡胶块4,该橡胶块4内分布有多个独立的空心室5,如球状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空心室,一种较优的结构是,多个空心室5在橡胶块4中呈阵列式分布,之外,为提高橡胶块4的隔震效果,橡胶块4上设有桥梁主梁接触面和外围挡块接触面,且其桥梁主梁接触面为凸弧状面、外围挡块接触面为平面。
实施例:
参考图2至图4,该实施例的隔震橡胶垫块,其厚度为5cm,上、下底面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在其内部设置有多个直径为2cm的球形空心室,相邻球形空心室间隔2cm,球形空心室共7行7列。在使用该隔震橡胶垫块时,将其隔垫在桥梁主梁2与其外侧面盖梁上凸出的混凝土挡块1之间,当地震引起桥梁上部结构与盖梁之间发生相对横向位移时,桥梁主梁2先与橡胶垫块发生碰撞,橡胶垫块吸收较大部分的地震能量,进而减小桥梁主梁2与其外围挡块1之间的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安大学;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