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镭射全像模内漾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865.3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铭;邱子彰;林颖志;赖铭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岱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0 | 分类号: | B32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孙凤英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全像模内漾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镭射全像模。
背景技术
模内射出之成型技术为利用射出成型将含硬化层的油墨或图案转印到壳件或壳体上之技艺。然而,根据习知的模内射出制程,硬化层会在转印后而在壳件或壳体表面形成保护作用,并由于硬化层表面光滑平整,故难以使壳件或壳体表面产生所欲的结构外观或触感,进而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而有厂商多以模内贴膜注塑(In-Mold Lamination)或喷涂皮革漆的方式,将手机、笔记型计算机、鼠标等3C产品表面形成更有皮革触感,然而,模内贴膜注塑往往因皮革本身材料的抗刮性与耐高温性而局限了其应用性,且皮革的热成型及裁切准确性容易导致产品尺寸精确性不佳,更且注塑时更需谨慎设计浇口位置与浇道形式以避免皮革受损,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成本的负担。
再又有厂商,利用模内漾印用于制作具特定皮革花纹外观及触感的壳体,但其变化有限,如欲改变其它花纹,则必需另外设计添加物及制作流程,尚不符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就是问题是提供一种镭射全像模内漾印结构,成本低,而且能制造出具有防伪功能的效果及3D视觉的产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镭射全像模内漾印结构,设有一供射出成型的模具,于模具上设有显像膜,所述显像膜含括有复合基材层、离型层、硬化层、介质层、显像层及粘着层。该显像层选择上可利用与前结构层光折射率差异或是光反射来显现雷射全像效果,如有机树脂、金属及部份金属盐类,而且此显像层至少设有一层以上的结构,借着不同多层的显像层设计,可控制雷射全像的3D图案的强弱显现,也就是可由不同角度,将可由壳体上的显像膜视得雷射所成型的3D视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显像层选择上可利用与前结构层光折射率差异或是光反射来显现雷射全像效果,如有机树脂、金属及部份金属盐类,而且此显像层至少设有一层以上的结构,借着不同多层的显像层设计,可控制雷射全像的3D图案的强弱显现,也就是可由不同角度,将可由壳体上的显像膜视得雷射所成型的3D视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内雷射全像显像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作流程简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提供模具 200……模内雷射全像显像膜
300……注塑成型 400……脱模 500……成品
10……壳体 20……显像膜 21……基材层
22……离型层 23……硬化层 24……介质层
25……显像层 26……粘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雷射全像模内漾印结构,所形成的壳体10系于表面包括有一雷射全像显像膜20,而该显像膜20包括有一复合基材层21、一离型层22、一硬化层23、一介质层24、一显像层25及黏着层26。其中,显像层25的材质可利用与前结构层光折射率差异或是光反射来显现雷射全像效果,可为有机树脂、金属及部份金属盐类,而且此显像层25至少设有一层以上的结构,借着不同多层的显像层设计,可控制雷射全像的3D图案的强弱显现,也就是可由不同角度,将可由壳体10显像膜20视得雷射所成型的3D视觉。
而此显像层25的成像,可以先以图案、照片的讯息记录在特殊底片上后,曝光采用单一波长雷射光成像于显像层25上。当然也可在备制好的雷射全像模板,以热或压力的方式转印到现有的结构层上,以上仅为可行的实施说明,因此涉及到材质、制程参数的细节,全端视设计者需要应用。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先设有一供射出成型的模具100,此射出成型的模具100当然包含有相对应的母模和公模,以将射出品成型于公母模间,在此定义将射出成型的产品其外观成型的模具为母模,也就作用可供外人直接视得的成品表面的模具称为母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岱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岱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摇摆汤锅
- 下一篇:连续式餐厨垃圾及厨余垃圾就地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