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枢轴与枢轴螺母的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895.4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5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仝雷强;谭彬;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10 | 分类号: | F16B39/10;E02F9/0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枢轴 螺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挖掘机,特别涉及矿用挖掘机中央枢轴与枢轴螺母的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矿用挖掘机的中央枢轴穿过带有回转关系的机器上部与下部的中心,与其配合的螺母的松动会造成机器上部倾覆,因此枢轴螺母的锁紧非常重要。枢轴与枢轴螺母都是体积巨大的零件,加工比较费时费力。由于回转中螺母与其它零件有摩擦损耗,故螺母需要定期旋转紧固。螺纹导程较大,紧固时需要调整很小的角度,且枢轴螺母与枢轴的配合比较重要,故锁紧的要求较高。综上,既要达到锁紧的要求,又要满足螺母小角度拧紧的要求,同时又能随着螺母的摩擦损耗经常调整螺母角度。
以往中央枢轴与枢轴螺母的锁紧装置,是在中央枢轴与枢轴螺母上开凹槽,枢轴与螺母的凹槽对齐并放入长方体锁紧键并紧固。现有技术的锁紧装置导致螺母的旋转角度上存在较大的盲区(即螺母转不到的位置)。如枢轴开3个槽,螺母开4个槽,则枢轴槽与螺母槽配合的旋转盲区为15°。(即要用有限的几个凹槽与凹槽对准,螺母的合理旋转角度与实际应该的位置最大差15°)如图5所示。如果要缩小角度上的盲区,需要在枢轴或螺母上开尽可能多的凹槽,由于枢轴与螺母材料较硬,槽的加工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央枢轴与螺母的锁紧装置,解决现有在中央枢轴与螺母上开凹槽的锁紧装置,存在旋转盲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央枢轴与螺母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由枢轴本体、枢轴螺母、调整垫板、附加键、锁紧板、锁紧键、头部带孔螺栓,垫圈、短内六角螺栓、长内六角螺栓和锁紧铁丝组成,所述枢轴本体外壁沿圆周均布设置3个凹槽,所述锁紧板上开有3个豁口,豁口分别与中心线成三个角度:2.5°、7.5°、12.5°;所述调整垫板和附加键通过短内六角螺栓和长内六角螺栓安装在所述枢轴螺母的凹槽内,所述锁紧板通过两个头部带孔螺栓、垫圈固定在附加键上,并用铁丝连接在所述螺栓的孔内锁紧,所述锁紧板的豁口和枢轴本体的凹槽内用所述锁紧键卡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使用了带有三个凹槽的锁紧板,使螺母的旋转盲区大大减小,解决了螺母紧固旋转盲区较大的问题,同时又没有增加枢轴与螺母上加工的槽的数量,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D-D旋转剖面图;
图4是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旧结构盲区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中央枢轴与螺母的锁紧装置,由枢轴本体1、枢轴螺母2、调整垫板3、附加键4、锁紧板5、锁紧键6、头部带孔螺栓7,垫圈8、短内六角螺栓9、长内六角螺栓10和锁紧铁丝11组成,所述枢轴本体1外壁沿圆周均布设置3个凹槽,所述锁紧板5上开有3个豁口,豁口分别与中心线成三个角度:2.5°、7.5°、12.5°(参看图4的A、B、C);所述调整垫板3和附加键4通过短内六角螺栓9和长内六角螺栓10安装在所述枢轴螺母2的凹槽内,所述锁紧板5通过两个头部带孔螺栓7、垫圈8固定在附加键4上,并用铁丝11连接在所述螺栓7的孔内锁紧,所述锁紧板5的豁口和枢轴本体1的凹槽内用所述锁紧键6卡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铰总成
- 下一篇:一种带保护夹头的螺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