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射式火管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8969.4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9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持国;姚尚芳;吴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金万利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9/08 | 分类号: | F22B9/08;F22B37/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李敏慧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式火管 蒸发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位或酒店等使用的厨房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与燃烧器共用的小型反射式火管蒸发器。
目前,绝大多数与燃烧器共用的小型反射式火管蒸发器,其外接燃烧器所产生的热量随火焰进入蒸发器内的火管内,所产生烟气经烟囱排出,但烟气带走的热量相当多,与火管周围水的热交换面积小,传热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的小型反射式火管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射式火管蒸发器,包括蒸汽出口、顶部未封口的内胎和设于内胎周围的外壳,所述内胎的两端面为带反射凹面的半封头Ⅰ和半封头Ⅱ,半封头Ⅰ与设于内胎内的火管固定板Ⅰ连接构成半封头腔Ⅰ,半封头Ⅱ与设于内胎内的火管固定板Ⅱ连接构成半封头腔Ⅱ,所述火管固定板Ⅰ和火管固定板Ⅱ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外壳固连,在火管固定板Ⅰ和火管固定板Ⅱ上,位于内胎外部区域设有水流口,位于内胎内部区域设有与火管大小和数量相适配的火管口;所述内胎的下方设有进火管,进火管的进火口与外接燃烧器连通,出火口穿过半封头腔Ⅰ,通过火管固定板Ⅱ上同进火管相适配的火管口与半封头腔Ⅱ连通,半封头腔Ⅱ通过火管固定板Ⅱ上同反射火管相适配的的火管口分别与10~15根反射火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反射火管的出口通过火管固定板Ⅰ的火管口与半封头腔Ⅰ连通,所述半封头腔Ⅰ的上方与烟囱连通,所述进火管、反射火管、半封头腔Ⅰ、半封头腔Ⅱ、烟囱构成封闭通道。
进一步,所述进火管的直径与反射火管的直径之比为(2.5~3.0):1。
进一步,所述进火管的直径与反射火管的直径之比优选2.7:1
进一步,所述进火管的外侧设有散热片,以提高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外壳为圆柱体形。
进一步,所述反射火管根数优选12根。
进一步,所述反射火管和进火管的长度依内胎的规格大小而定。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
工作时,水从内胎口进入内胎内,外接燃烧器所产生的热量随火焰进入内胎内带散热片的进火管内,一部分热量经进火管壁和散热片从进火管内传导出来,另一部分随火焰从进火管的出火端排入半封头腔内,经半封头的反射凹面反射进入反射火管内,大部分热量从半封头壁和反射火管壁传导出来,进火管外侧的散热片和反射火管使热接触面积增大,从而随烟气从烟囱排出的热量大大降低。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加工工艺简单,传热效率高,进火管的外侧设有散热片和反射火管使热接触面积增大;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固定于厨房设备上,还可制作成移动式的蒸发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横切面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火管固定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大烟管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蒸汽出口1、顶部未封口的内胎6和设于内胎6周围的外壳4,所述内胎6的两端面为带反射凹面的半封头Ⅰ2‑1和半封头Ⅱ2‑2,半封头Ⅰ2‑1与设于内胎6内的火管固定板Ⅰ11‑1连接构成半封头腔Ⅰ10‑1,半封头Ⅱ2‑2与设于内胎6内的火管固定板Ⅱ11‑2连接构成半封头腔Ⅱ10‑2,所述火管固定板Ⅰ11‑1和火管固定板Ⅱ11‑2的上端和下端均与外壳4固连,以支撑内胎6的结构,在火管固定板Ⅰ11‑1和火管固定板Ⅱ11‑2上,位于内胎6外部区域设有水流口13,便于水流动,提高传热效率。位于内胎6内部区域设有一个与进火管7大小相适配的火管口14和12个与反射火管5大小适配的火管口12;所述内胎6的下方设有进火管7,进火管7的进火口与外接燃烧器3连通,出火口穿过半封头腔Ⅰ10‑1,通过火管固定板Ⅱ11‑2上同进火管7相适配的火管口14与半封头腔Ⅱ10‑2连通,半封头腔Ⅱ10‑2通过火管固定板Ⅱ11‑2上同反射火管5相适配的的火管口12分别与12根反射火管5的进口连通;所述反射火管5的出口通过火管固定板Ⅰ10‑1的火管口与半封头腔Ⅰ11‑1连通,所述半封头腔Ⅰ11‑1的上方与烟囱8连通,所述进火管7、反射火管5、半封头腔Ⅰ10‑1、半封头腔Ⅱ10‑2、烟囱8构成封闭通道,所述进火管7的外侧设有散热片9,以提高传热效率。
所述进火管7的直径与反射火管5的直径之比为2.7:1
所述外壳4为圆柱体形。
所述反射火管5和进火管7的长度依内胎6的规格大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金万利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金万利厨房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8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翼型叶片导流浓淡煤粉燃烧器
- 下一篇:洗墙灯灯体散热器接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