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材滑轮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526.7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蒋俊棋;黄晓红;芮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7/04 | 分类号: | B65G7/04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型材滑轮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型材装卸及搬运在所难免。由于型材质重、型长,如果用吊车吊运与搬运工人配合控制的方法,不仅吊运成本高,而且吊运时型材会摇摆和旋转,欲控制型材,并精确定位完成上下料操作,通常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如果在装卸搬运材料过程中,只靠纯人力传、搬、抬不仅比较费工费时,而且工人抓住重型型材来完成传递时,操作稍有不慎,不但会造成型材的刮擦、损坏,而且也会对操作工造成危险的,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省时省力又安全,并且可重复利用的型材滑轮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包括滑轮、滑轮基座、一对滑轮限位把手、卡座;滑轮两端固定在滑轮基座上的一侧,滑轮限位把手分设于滑轮后侧的滑轮基座两端部上,卡座设于的滑轮基座的底面上且位于滑轮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滑轮最外层为中间有内孔的圆柱体构件,圆柱体构件两端的内孔壁上分设有一对轴承,轴承套设固定在滑轮的轴上,螺母和垫片套设固定在轴承外侧的轴上。这样滑轮就可以固定在滑轮的轴上灵活转动。
滑轮限位把手包括斜置于滑轮基座上的粗杆以及与粗杆下端固定的细杆;细杆固定在滑轮基座上,便于进行限位,保证型材不从滑轮上脱落。
卡座为竖设固定于滑轮基座的底面上且沿滑轮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的两根以上圆钢构件,在使用时滑轮基座可以通过卡座良好固定在脚手架上。。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型材滑轮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型材搬运方法上的弊端,使型材搬运的运输速度快,安全性能高。它不但操 作方便、成本低廉,可重复利用,而且能减少型材的刮擦,搬运过程中不会损坏材料面漆,加快了型材的装卸速度,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标号说明:1滑轮、1-1圆柱体构件、1-2轴、1-3轴承、1-4垫片、1-5螺母、2滑轮基座、2-1角钢、2-2扁钢、3滑轮限位把手、3-1粗杆、3-2细杆、4卡座、5脚手架、5-1脚手架外侧的钢管、6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型材滑轮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它包括滑轮1、滑轮基座2、一对滑轮限位把手3、卡座4。滑轮1两端固定在滑轮基座2上的一侧,滑轮限位把手3分设于滑轮1后侧的滑轮基座2两端部上,卡座4设于的滑轮基座2的底面上且位于滑轮1下方。滑轮1最外层为中间有内孔的圆柱体构件1-1,圆柱体构件1-1两端的内孔壁上分设有一对轴承1-3,轴承1-3套设固定在滑轮1的轴1-2上,螺母1-5和垫片1-4套设固定在轴承1-3外侧的轴1-2上。由滑轮1的轴1-2上的轴肩和螺母1-5、垫片1-4对轴承1-3进行限位。这样滑轮1就可以固定在滑轮的轴1-2上灵活转动。滑轮基座2为角钢2-1和扁钢2-2连接成的长方形构件,便于平放在脚手架5上。滑轮限位把手3包括斜置于滑轮基座2上的粗杆3-1以及与粗杆3-1下端固定的细杆3-2;细杆3-2固定在滑轮基座2上,从而进行限位,保证型材6不会从滑轮1上脱落。卡座4为竖设固定于滑轮基座2的底面上且沿滑轮1延伸方向间隔布设的两根以上圆钢构件,在使用时滑轮基座2可以通过卡座4良好固定在脚手架5上。
使用时,如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的卡座4插置于脚手架5外侧的钢管5-1之间,固定住本实用新型,使之能平稳放置于脚手架5上,使用时不产生滑动和移位。将传递的型材6放置滑轮1上,滚动着提升,可以省力,滑轮限位 把手3对滑轮1上的型材6起限位作用,防止型材6在运输过程从滑轮1上脱落,保证了安全。这样下推上拉,借助滑轮1就可以轻松运输型材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