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传动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09939.5 | 申请日: | 2013-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军;胡广;吕伯洪;姚明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70 | 分类号: | D03D49/70;D03D47/4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光边机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结构领域,尤其与一种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传动箱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天马II等剑杆和片梭织机上织造光边布的折入边装置采用分体式传动,废剪和纬剪分别由安装在不同传动箱内的传动结构控制。其中如图1所示,废剪传动箱内装有四个共轭凸轮组带动废剪推杆运动,使废剪正常工作,剪除多余的废边纱,加工出齐整的光边;纬剪传动箱内装有一个共轭凸轮组带动纬剪工作,机器运行过程中,两传动箱的动力源都来自于织机上的同一根传动输入轴,由于两传动箱相邻设置,结构不紧凑,为了把动力传递到两套凸轮组上,传动输入轴较长,为避免高转速带来的传动输入轴径向跳动,传动输入轴转速受到限制,且工作时需要两套润滑装置分别对凸轮组进行润滑;特别是废剪与纬剪间距较长,废边织物宽度达50mm,原料浪费过大,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传动箱结构存在的整体结构不紧凑、生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传动箱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传动箱结构,包括按常规组合分别推动废剪的四个共轭凸轮组和推动纬剪的一个共轭凸轮组,其特征是所述的两套共轭凸轮组设置在同一个传动箱体内。将两套剪刀的凸轮组重新整合布置在一个传动箱体内,较之现有分体传动布置整体结构更紧凑安装更方便,有效缩短废剪和纬剪的间距,减小废边织物的宽度,降低生产成本,无需两套润滑装置逐一对两个传动箱内的凸轮组件润滑维护,只需一套润滑装置即可满足传动箱内各凸轮组件润滑需要;同时有效缩短了动力传动输入轴长度,增加织机主轴转速,提高生产效率。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以往分体设置的两套剪刀的凸轮组整合布置在一个传 动箱体内,整体结构更紧凑安装更方便,有效缩短废剪和纬剪的间距,减小废边织物的宽度,降低生产成本,只需一套润滑装置即可满足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纬剪与光边机的分体式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按常规组合的第一到第四四个共轭凸轮组3、4、5、6,该套凸轮组驱动废剪推杆1运动,第五组共轭凸轮组7及由其驱动的纬剪2,所述的两套共轭凸轮组设置在同一个传动箱体内。本实用新型工和现有织机纬剪与光边机的装置运作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套凸轮组安装在一个传动箱体内。整体结构更紧凑安装更方便,有效缩短废剪和纬剪的间距,减小废边织物的宽度,废边织物宽度从原先的50mm缩短到20mm,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只需一套润滑装置即可满足维护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昌鹤群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09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机相位手柄自动同步装置
- 下一篇:上颌骨缺损充气式阻塞器赝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