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央音源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0068.9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学;杨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H04B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音源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电力线传输音频信号、并对音频信号的存取和播放进行控制的系统,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远程音频存取和播放系统的中央音源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的提高,人们对于音乐的爱好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家里、在酒店、在其他公共场所,不仅希望随时随地听到音乐,还希望能够方便的享受到自己喜爱的音乐。
目前楼宇音频系统有采用音频线连接方案的,也有采用无线射频方案的。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采用音频线连接方案在实际布置时要重新拉很长的连线,还要外接附属的电源适配器,一旦变换位置,又要重新布置,十分不便。基于WIFI等射频方式的无线射频方案一方面存在射频辐射,另一方面穿墙能力比较弱,不能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在信号传输领域中,已经有利用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技术,例如CN101707571A。使用电力线的优点是可以解决重新拉线的问题,并且其没有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延迟,无死角覆盖,无射频辐射,等等。但目前该技术还没有被用于楼宇音频传输系统中,所以未能解决音频系统中重新布线的问题。原因是需要解决程控系统、方法以及设备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远程音频存取和播放系统的中央音源服务器。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在住宅或办公建筑等需要播放音频数据的场所,充分利用已有的电力线来传输音频信号,并且实现音频的远程存取和播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央音源服务器,其应用于远程音频存取和播放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高速电力载波模块、交互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利用中央处理芯片外围接口去读取存储模块获取音频数据,所述存储模块、所述高速电力载波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都是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附属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是用于存放音源文件的存储设备,所述高速电力载波模块解析电力线上的数据或把数据耦合到电力线上,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受用户控制信息;所述音源服务器响应所述系统中的播放终端的请求,发送音频数据给播放终端。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扩展的RJ45口连接到外部以太网,获取指定网址上音频文件。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工作在MII MAC模式。
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TF卡或U盘。
其中,音源服务器的交互模块采用八键电容式触摸芯片。
其中,所述交互模块还可以包括触摸按键和LCM液晶显示屏。
其中,所述音源服务器可以从所述播放终端接受音频数据。
其中,电源模块输入交流电,交流电通过整流桥输入整流,经高频变压器变压,再经输出高频滤波,变成直流电,辅助反馈电路达到直流稳定输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中央音源服务器,可以将设备供电、设备通信集成在一起,用户可以在家庭任何一个电线到达的地方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可以外置也可以内置,解决了传统冗余繁杂的接线难题;同时,也能实现灯光控制、各终端之间相互访问和语音对讲的功能。
本发明系统采用电力载波传输,传输的是音频数据文件,数据通过TCP方式可靠传输,丢失后会自动重传,保证音频数据文件准确传到对端,相比于传统的模拟信号传输方式,由于不存在传输时信号衰减失真的问题,播放质量高。
本发明音源服务器和播放终端尺寸小,节省空间,并且方便连接和嵌入到其它电力设备;并降低成本。
本发明遥控设备电路简单,节省一对红外收发芯片及其周边附属器件,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音源服务器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房间播放终端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ACDC模块与高速电力模块在电力线端交汇时的连接方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ACDC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遥控终端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件系统层级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UART接收红外数据的软件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工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播放终端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卓越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0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