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013.X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昌吾;泷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60 | 分类号: | B41J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了热敏打印机打印头和喷墨打印机打印头的双面印刷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热敏打印机使用仅在单面具有感热层的纸张(sheet paper),并在该感热层侧设置热敏打印头进行印刷。然而,近年来,伴随着从外部输入的打印用的数据量的不断增加,用于打印的热敏纸变长了,对于使用者来说,操作变困难了。于是,提出了一种双面印刷用热敏打印机,其中,通过在所使用的收银纸的双面设置感热层并分别对该感热层设置热敏头,能够缩短交给使用者的收银纸的长度。
然而,上述记载的打印机由于无论哪个印刷面都用热敏打印机进行印刷,所以出现了难于进行基于彩色的更为精细的各种信息的印刷、由于要驱动多个热敏头而比较费电、以及需要在所使用的收银纸的双面设置感热层而费用变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精细印刷且费用低的双面印刷打印机。
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纸张输送机构;热敏打印头,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在用纸输送路径的一侧;以及喷墨打印头,所述喷墨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热敏打印头和所述喷墨打印头沿所述用纸输送路径设置在相互隔开的位置,且相对于所述喷墨打印头,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上游侧。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敏打印头接离机构。
(3)、根据上述(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打印头接离机构是热敏打印头升降机构,所述热敏打印头升降机构独立于所述喷墨打印头的印刷动作而减轻或解除所述热敏打印头对所述用纸的按压力。
(4)、根据上述(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墨打印头接离机构。
(5)、根据上述(4)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打印头接离机构是喷墨打印头升降机构,所述喷墨打印头升降机构独立于用纸的印刷位置调整动作而使所述喷墨打印头从所述用纸输送路径退避开或独立于所述热敏打印头的印刷动作而减轻或解除所述喷墨打印头对所述用纸的按压力。
(6)、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于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上方并且所述喷墨打印头设置于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下方,或者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于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下方并且所述喷墨打印头设置于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上方。
(7)、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纸位置标记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热敏打印头和所述喷墨打印头之间的用纸输送路径的一侧。
(8)、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用纸端部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一用纸端部检测传感器相对于所述喷墨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下游侧。
(9)、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用纸端部检测传感器,所述第二用纸端部检测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热敏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上游侧。
(10)、根据上述(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纸剪切器,相对于所述喷墨打印头设置在所述用纸输送路径的下游侧。
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精细印刷且费用低的双面印刷打印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将用纸前端返回到印刷位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仅进行喷墨印刷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仅进行热敏印刷时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
卷筒纸(卷轴式记录纸)1仅在一个面上具有感热层20,并经由阻尼辊(damper roller)11和导向辊10插入输送路径。阻尼辊11支撑在阻尼弹簧(damper spring)13上,并根据卷筒纸1的拉伸情况而在长穴12上移动。阻尼弹簧13以弹簧引导轴15为轴而固定。阻尼弹簧13的相反侧由弹簧挡块14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