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筒零件磨外圆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738.9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5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伟;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零件 磨外圆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夹具设计技术,涉及一种圆筒形零件磨削外圆的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领域需要加工圆筒形零件,筒形件由于内壁较薄,所以用外圆装夹的方法容易造成零件的装夹变形,用端面装夹的方法虽然可以防止装夹对零件造成的变形,但车削、磨削时对零件的径向力仍然会造成零件的加工变形。所以夹具一般采用内胀式夹紧方法。目前的一种圆筒形零件采用带锥度的芯棒定位,其缺点是:芯棒无通用性,每种零件需要一个专用芯棒,夹具数量多,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通用性的圆筒形零件磨削外圆的定位夹具,以减少夹具的数量,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筒零件磨外圆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芯轴1、膨胀筒2和螺母3组成;芯轴1是一个台阶轴,从左到右分别是光轴段1a、圆台段1b和螺纹段1c,光轴段1a的外径大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内孔直径,并小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外圆直径,在光轴段1a的左端面有中心定位孔1d,圆台段1b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圆台段1b的左端直径小于光轴段1a的直径,圆台段1b的左端与光轴段1a的右端同轴连接,圆台段1b的锥角α=12°~30°,圆台段1b的轴向长度不小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长度,螺纹段1c的左端与圆台段1b的右端同轴连接,在螺纹段1c的右端面有螺纹段中心定位孔1e,膨胀筒2是一个左端口敞开的圆筒,膨胀筒2的外圆柱面的直径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内孔间隙配合,膨胀筒2的内腔为圆台形内腔2a,圆台形内腔2a的锥角为α,圆台形内腔2a的最大内径大于芯轴1圆台段1b的中径并小于芯轴1圆台段1b的最大直径,圆台形内腔2a的最小直径小于芯轴1圆台段1b的最小直径,膨胀筒2套在芯轴1的圆台段1b上,膨胀筒2的圆台形内腔2a与芯轴1圆台段1b的圆台面贴合,在膨胀筒2的右端面上有中心孔,螺纹段1c的右端头从膨胀筒2右端面的中心孔伸出并与螺母3啮合,在膨胀筒2的外圆柱面上开有3~6条沿轴向伸展的、贯通膨胀筒2侧壁的盲槽2c,盲槽2c沿圆周均布,盲槽2c的槽口位于膨胀筒2的左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于不同内径的圆筒形零件具有通用性,减少了夹具的数量,降低了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通过膨胀筒的涨形作用实现了对圆筒零件的夹紧,使圆筒零件的夹紧力分布均匀,减少了圆筒零件的装夹变形,也避免了传统工艺芯轴较易磨损的缺点。该使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圆筒零件磨外圆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芯轴1、膨胀筒2和螺母3组成;芯轴1是一个台阶轴,从左到右分别是光轴段1a、圆台段1b和螺纹段1c,光轴段1a的外径大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内孔直径,并小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外圆直径,在光轴段1a的左端面有中心定位孔1d,圆台段1b的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圆台段1b的左端直径小于光轴段1a的直径,圆台段1b的左端与光轴段1a的右端同轴连接,圆台段1b的锥角α=12°~30°,圆台段1b的轴向长度不小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长度,螺纹段1c的左端与圆台段1b的右端同轴连接,在螺纹段1c的右端面有螺纹段中心定位孔1e,膨胀筒2是一个左端口敞开的圆筒,膨胀筒2的外圆柱面的直径与待磨削圆筒零件4的内孔间隙配合,膨胀筒2的内腔为圆台形内腔2a,圆台形内腔2a的锥角为α,圆台形内腔2a的最大内径大于芯轴1圆台段1b的中径并小于芯轴1圆台段1b的最大直径,圆台形内腔2a的最小直径小于芯轴1圆台段1b的最小直径,膨胀筒2套在芯轴1的圆台段1b上,膨胀筒2的圆台形内腔2a与芯轴1圆台段1b的圆台面贴合,在膨胀筒2的右端面上有中心孔,螺纹段1c的右端头从膨胀筒2右端面的中心孔伸出并与螺母3啮合,在膨胀筒2的外圆柱面上开有3~6条沿轴向伸展的、贯通膨胀筒2侧壁的盲槽2c,盲槽2c沿圆周均布,盲槽2c的槽口位于膨胀筒2的左边缘。
为了便于取下膨胀筒2,在膨胀筒2的右端面上有一个贯通的螺纹孔2b。使用螺钉从螺纹孔2b拧入,顶住芯轴1圆台段1b的右端面,可以方便地取出膨胀筒2。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一个外圆柱面的直径与待磨削圆筒零件的内孔呈间隙配合的膨胀筒,将待磨削圆筒零件套在膨胀筒上,然后再将膨胀筒套在芯轴圆台段上筒,旋紧右端的螺母,膨胀筒的外圆柱面直径变大,将待磨削圆筒零件涨紧。这时通过芯轴两端的中心孔在磨床上定位就可以对圆筒零件进行外圆磨削了。磨削结束后,将螺钉从膨胀筒的螺纹孔拧入,顶住芯轴圆台段的右端面,取出膨胀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