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体五金件模内注塑结构及其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11879.0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才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B29C45/27;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刘新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金件 注塑 结构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模内注塑领域,尤其涉及电子产品框架件、框体的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尤其涉及对于移动通讯设备、掌上电子产品、手机等产品的框体框架的注塑结构,以手机作为例子来说明,手机中的框体具有矩形框体,中间部位全部镂空以便内部元件装配,框体起到居中支架,后续背板、屏幕都依序安装于框体之上,框体的结构完整不变形,对产品整体质量而言十分关键。
现有生产线上多数产出的是五金框体,五金框体均是采用模内注塑的工艺,先注塑到设计成型的模具内,然后脱模得到五金产品件,现有生产线上对于框体五金件的注塑,模具设计为最后得到的框体应该成型的形状,即模具的内模空缺即为框体形状,在脱模的时候,由于框体本身长度远远大于厚度,边框的每一条边都属于细长件,在脱模时候存在应力变形的困扰,框体本身注塑形态也较为复杂也含有不易脱模的结构,需要采用一定力度的拉力保证脱模过程,而框体中间部分缺乏承受拉力的支承部分,在拉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导致产品不合格,这种生产工艺导致的产品不良率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脱模,且脱模时保持产品不变形的框体五金模内注塑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涉及框体五金件模内注塑结构,该注塑结构包括一个矩形框体,该矩形框体具有四道首尾相连的边框条,四道边框条构成矩形框体,在矩形框体内其中两道边框条之间具有若干道支承条。
所述支承条在相对两条边框条之间。
所述支承条在相邻两条边框条之间。
在所述支承条中部设有支承节点。
在相对的两条边框条上,分别具有支承条连接端,所述支承条设置在两个处于不同边框条上的连接端之间。
一种适应框体五金件模内注塑的注塑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在一起,中间留出框体五金件的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上设有矩形框体流道和在矩形框体流道之间的支承条流道。
在矩形框体流道上设有若干个支承条连接端位,所述支承条流道连接在两个支承条连接端位。
本实用新型是对框体五金件改进,完善五金件注塑和脱模过程,在框体内设置支承条,不仅能改善注塑流体注入过程,所述支承条,设置在边框条上,加强框体承受拉力性能,在脱模过程中,防止框体由于脱模拉力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体五金模内注塑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框体五金模内注塑结构冲切之后产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下模。
其中:10、矩形框体;11、边框条;111、第一边框条;112、第二边框条;113、第三边框条;114、第四边框条;12、支承条;121、支承节点;20、模具;21、下模;211、矩形框体流道;212、支承条流道;213、支承条连接端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框体五金模内注塑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出的框体五金件模内注塑结构,该注塑结构包括一个矩形框体10,该矩形框体10具有四道首尾相连的边框条11,四道边框条11构成矩形框体10,在矩形框体10内其中两道边框条11之间具有若干道支承条12。在矩形框体10内的四道边框条11,分别为第一边框条111、第二边框条112、第三边框条113、第四边框条114,其中第一边框条111与第三边框条113相对,第二边框条112与第四边框条114相对,支承条12的设置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支承条设置在相对的两条边框条之间,其二是支承条设置在相邻两条边框条之间。
在所述支承条12中部设有支承节点121,从图中结构能清楚表明,该支承节点121直径大于支承条12宽度,能承受更多更大力度,在支承条12中设计支承节点121,能在支承条12中间受到拉应力最集中部位承受更高强度拉力。
如图2所示:在相对的两条边框条上,如图中显示的相对的第一边框条111和第三边框条113上,就分别具有支承条连接端115,所述支承条可以设置在两个处于不同边框条上的连接端之间。当五金件模内注塑完后,用相应的五金冲具把多余支承条部分冲掉,只保留模内注塑部分。
一种适应框体五金件模内注塑的模具20,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在一起,中间留出框体五金件的空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21上设有矩形框体流道211和在矩形框体流道211之间的支承条流道2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才,未经张志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11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本质安全型电动球阀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频率发生器的电路板